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从历史解释角度识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基本史实。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等重要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中国科技曾经辉煌但明清时期又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自主预习探新知知识点一四大发明发明概况影响造纸术①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②东汉蔡伦发明“”①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②经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西汉阿拉伯人蔡侯纸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②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③北宋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促使欧洲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毕昇文艺复兴雕版印刷术火药①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②,开始用于军事③宋代,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①时期发明“司南”②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③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战国唐末火药武北宋器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知识点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1)问世:约成书于。(2)内容:采用了记数法。(3)地位①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著作。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十进位值制计算应用数学东汉2.珠算(1)出现: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演变为。(2)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算盘(1)属于应用数学,以算法为中心,注重实用和计算。古代中国数学没有脱离社会生活与生产的实际,并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2)古代中国数学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3)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古代数学体系。(4)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知识点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1)产生原因: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2)地位: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2.成就(1)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的记录。(2)《》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等。哈雷彗星浑仪石氏星表天文和历法天文、历法是紧密联系的。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而历法则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的。知识点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历法(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商朝改进为“殷历”。(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夏小正授时历2.农学(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2)北魏:贾思勰的《》。①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②内容:主要记录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强调要、因地制宜;提倡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3)元朝:王祯的《农书》。(4)明朝:徐光启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因时制宜对《齐民要术》地位的评价“《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表述为“《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因为古代中国优秀的农学著作还有很多,有些或遗失,或还未被发现。知识点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1)出现:战国问世、西汉编定。(2)地位:是的奠基之作。2.《伤寒杂病论》(1)出现:东汉末年,写成的中医专著。(2)内容:创造性地提出了的方法。(3)地位: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张仲景万世宝典中医学辨证施治3.《本草纲目》(1)出现:明朝写成的药物学巨著。(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李时珍中国医学在形成发展中形成了中医学、中医临床学与中医药物学等学科门类,《本草纲目》仅仅是对古代中国中医药物学的系统总结,不能代表古代中医临床学的成就。合作探究攻重难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史料一类别数学①天文历法气象②地学③化学农学④机械水利轻工兵器数量2225259257788——《中国的世界纪录》[解读]①②③④处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分布领域,从表中看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思考]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提示】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史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⑤;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⑥;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⑦。——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解读]⑤⑥⑦主要说明“与西方相比”中国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相当薄弱的现象。[思考]根据史料二,说明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提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探究的特点。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轻规律探究,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药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项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高度发达的原因(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予以重视及相关支持。(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4)主观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2.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动力。(2)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使中国古代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人才。(3)中国古代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影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4)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四大发明,它们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3.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堂达标提素养1.下列古代四大发明中,便于远洋航行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故选C项。]2.2019年11月5日1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火箭这一名词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史记》B.《唐史》C.《明史》D.《资治通鉴》C[我国的火药技术在唐末才开始用于军事中,出现了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因此火箭这一名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唐朝,正确选项为B项。]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在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这种位值制是()A.二进位值制B.五进位值制C.八进位值制D.十进位值制D[《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4.某同学参加文化综合素质测试时,主考官让他指出下面连线中不正确的一项。他的答案应为()A.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九章算术》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位置——《授时历》C.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授时历》D.“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B[用赤道坐标记录恒星的位置是战国天文学家石申的成就。]5.《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时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C.人定胜天、天遂人愿D.重农抑商A[材料的含义是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A项符合题意。]6.“玉蜀黍(注:玉米)种出西土……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根叶主治小便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这则史料应出自()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C[概括材料可知描述的是玉米的医药特性,结合所学知识,玉米是明代传入中国,而同时代医药著作有《本草纲目》,故C项正确;《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故A项错误。《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故B项错误;《农政全书》是明朝研究农业生产的著作,故D项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解析]第(1)问,将材料一、二所述四大发明的作用与教材知识结合,分别概述即可。第(2)问,联系所学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和改进过程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答案](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9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