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3.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地位和影响。自主预习探新知知识点一文艺复兴1.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十四五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2)阶级基础:、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3)政治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的享乐。(4)文化基础: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和文化典籍。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萌芽希腊罗马现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条件2.性质:是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3.思想(1)核心:,主张以人而不是以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神资产阶级人文主义(2)主张①信仰宗教,但反对禁欲苦行,抨击的腐败。②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③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④崇尚和科学,追求知识。教会理性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文艺复兴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4.成就(1)文学领域——“文学三杰”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和教会禁欲思想但丁《》,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彼特拉克《歌集》,提出要以“”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封建道德人的学问神曲(2)美术三杰①代表人物: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②作品特点: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通过宗教题材展现的美。人性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5.传播: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6.影响(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2)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封建愚昧知识点二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使人们要求的愿望日趋强烈。(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势力很大。(3)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改革教会赎罪券德意志2.兴起(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2)主张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②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的权利。九十五条论纲圣经“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的区别3.扩展(1)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和英国国教。(2)主张:新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高于教会。4.影响:解放了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加尔文派人文主义国家权力宗教改革合作探究攻重难文艺复兴史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①。”——彼得·盖伊《启蒙运动》[解读]①说明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宣传新思想的手段。[思考]依据史料分析文艺复兴是如何宣传人文主义思想的?【提示】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思想。史料二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②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彼特拉克《阿非利加》[解读]史料二中②处的“黑暗”是指人民长期处于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思考]彼特拉克的《阿非利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提示】批判了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特点1.内容: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的解放。2.特点(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4)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史料一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①。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路德选集》[解读]①阐述了马丁·路德的两点主张。[思考]史料一体现了马丁·路德怎样的宗教改革主张?【提示】因信称义。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和教会搜刮钱财。史料二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解读]②反映了世俗政体的地位。[思考]史料二阐述了马丁·路德的什么宗教改革主张?【提示】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2.意义(1)政治上,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2)经济上,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上,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促进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及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背景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性质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的斗争相同点影响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范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形式“复兴”古典文化宗教“异端”人物知识分子为主各阶层民众不同点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关系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课堂小结]时空坐标答题术语1.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2.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了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它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与思想自由。当堂达标提素养1.“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D.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A[材料信息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该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产物。故选A项。]2.14-17世纪,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从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遍欧洲的变革是()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B[由“14-17世纪”“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从意大利兴起并迅速传遍欧洲”等信息可知,这场变革是文艺复兴,故选B项。]3.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B[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A项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C项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所以D项不正确。故选B项。]4.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本性B[材料“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是人理性的一种体现,使人逐渐从宗教神学束缚中摆脱出来,故选B项;材料不能确定为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的标志,排除A项;专制等级更多强调外在的束缚,“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更多强调精神领域的束缚,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及人性的解放,非本性的善恶,排除D项。]5.某影片讲述了16世纪“他”与天主教的故事,“他”发出的宗教改革的呼声从德国开始。影片中的“他”是()A.莎士比亚B.加尔文C.马丁·路德D.康德C[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选C项。]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的后一个“枷锁”是指()A.封建统治B.人文主义C.天主教会D.宗教思想D[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竭力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和专横,即“打破了外在的枷锁”;同时,他的宗教思想和主张又引发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发生了分化,即“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等新教派,故D项正确。]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意志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意志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意志社会的矛盾。(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的“矛盾”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总结。第(2)问的“主张”直接从材料中总结回答即可,“影响”要从政治、思想及民族国家等方面总结。[答案](1)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罗马教廷与德意志世俗封建主争夺对德意志的控制权;天主教会控制着德意志教民的思想。(2)主张:《圣经》至高无上,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9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