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目标导航]知识目标素养目标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2.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采取的措施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历史解释)2.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认识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家国情怀)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言事书》,提出了变法的主张与设想。(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二、变法的措施及内容类别措施内容青苗法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需还本付息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公用水渠需“疏通均济”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照贫富等第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富国之法农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富国之法商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强兵之法兵保甲法政府把农户编为保甲,农闲练兵,维持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要互相监督、检举保马法百姓自愿申请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兵将兵法设“将”为军队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强兵之法工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的质量取士之法士改革科举废明经诸科,取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取士之法士唯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要点一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1)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2)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3)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4)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5)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探究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材料二(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苏辙《栾城三集》思考:(1)材料一中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以此为事”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提示:(1)王安石认为募役法最重要。积极作用:既增加了官府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利于发展生产。(2)表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影响: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激烈反对,导致变法失败。要点二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的作用及特点1.作用(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实施免役法,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调节,节约了政府的开支。2.特点(1)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2)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3)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探究问题]材料变法的真正兴奋点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主要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做到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和启示》思考:结合具体内容,举两例说明变法是如何体现“损下益上”这一特点的。提示: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贷款给农民,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限制了高利贷者的收入;免役法,民户以钱代役,富户须多负担免役钱,政府收入增加。
本文标题:2019秋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46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