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
1第五节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表现为:1.欧洲货币市场我国利用外资,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境外货币资金来完成,其借贷和兑换业务通常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当局的管制。2.各国国内资金市场。西方各国的国内金融市场主要提供本国货币存款,通常资金的调度只限于本国境内,但也有些国家为扶植出口,以本国货币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出口信贷资金。3.政府资金。这主要是指各国政府从财政中拨出的一部分专门用于对外援助和贷款的资金。我国利用外资中的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为“日元贷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提供的无息或低息贷款。4.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这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BRD及所属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20世纪的后10年间,我国一度曾成为世界银行的最大贷款国。世界银行的贷款资金对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跨国公司或外国私人企业资金。这类资金主要是指我国利用各项优惠措施吸引的国外直接投资。6.吸收海外存款。主要是指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及其驻外分支机构所吸收的外国企业和居民的资金。二、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特别是1980年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IBRD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席位的恢复,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方位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此外,经济的稳定增长,良好的偿债信誉,安定的社会环境,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保障体系等,都为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创造了前提。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科学、合理、有效地吸引、利用外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平稳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1.科学引资。我国利用外资的过程曾经经历过“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的阶段。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以及一些官员热衷出国考察、旅游,因此,造成外资利用过程中许多“重复引进项目”事例的发生。此外,在利用国外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时,各地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盲目地发行债券,忽视了筹资的风险。再到后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宣传自身政绩的需要,盲目引进低能、高耗、污染大的项目。所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时,要牢固树立“科学引资”的思想,以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2.合理引资。在引资的过程中,应注意引资的质量,并不是对所有的资金“来者不拒”。对于那些污染环境、消耗大量能源、效率水平低下的外资项目应予以坚决抵制。对于利率预期上升、汇率变动趋于强势的资金,应尽量予以回避。只有合理引资,才能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3.有效引资。盲目、重复、污染环境的外资项目都是外资引进工作低效的具体表现。如果外资引进不能高效进行,则引资工作将变得毫无意义,并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我国对外资的管理尽管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很多,但大致可以归结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两种。这两种方式的性质是不同的。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不存在债务偿还的问题,不属于我国的2对外负债;而对外借款则需要还本付息,构成我国的对外负债。因此,对二者的管理应有所不同。(一)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加强管理。1.加强宏观调控管理。针对目前外资利用中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应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引导外资投向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部门。2.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投向的地区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不合理是我国利用外资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外资投向明显偏向于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虽然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因此,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3.加强对投资规模的宏观控制。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通过利用外资来缓解国内资本短缺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利用外商投资规模的控制,以避免出现投资过小,达不到利用外资目的的现象发生;也不要出现盲目乱铺摊子,以污染环境为代价,不计投资整体效益现象的发生。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国内配套能力、实际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全国及各地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条件,来合理确定利用外资的规模。(二)对外债的管理我国外债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外债规模适度的宏观控制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降低筹资成本,以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对外资的需求;保持较为合理的外债结构和外债规模,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外债风险;发挥外债的最大经济效益,使自己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从理论上讲,合理的外债规模应当是外债边际收益超过与其相对应的边际成本时的外债数量。所谓外债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外债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外债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外债所增加的价格。就外债的边际收益而言,每增加一个单位外债,国民收入的增量就不断提高,边际收益递增。但当外债借入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由于借入外债的增加,只能与国内日益短缺的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结果追加每单位外债的边际效益开始趋于下降,边际收益递减。就边际成本而言,随着外债数量的增加,外债的价格也不断上升,边际成本即上升。这样,一国外债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国内各种因素影响的边际收益。外债的结构是指外债各种要素的比例构成。对外债结构的管理,就是在外债规模基本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其各要素构成的合理搭配和优化组合,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利率和币种结构管理在外债结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而言,我国对外债实行“统—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的管理机制,大致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统一领导。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收支状况,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偿债能力,统一领导制定我国对外借债政策,制定和批准中长期和年度对外借款计划。除外商投资企业外,所有对外借款都要纳入计划:所有对外借款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建成后还要进行全面评估。2.分工负责。即在国务院统—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管理。国家发改委是全国对外借债的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家中长期和年度对外借债计划的总规模及使用方向。财政部负责世界银行贷款;商务部负责外国政府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以及国际商业贷款和对外发行债券的审批工作;农业部负责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中国银行负责各国提供的出口信贷安排和管理日本输出入银行提供的能源贷款。这五个部门负有经营所借外债和代表国家管理所借外债的双重职能。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利用国外贷款的计划,统一管理对外债务的有关事项,并负责建立、健全外债的统汁监测系统,以及对外公布外债数字。3.加强管理。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国采取以开放窗口为主的形式,进行对外借款和管理对外借款。国家规定,无论是否“窗口”单位,对外借用国际商业贷款,都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逐笔审批;“窗口”除自借国际商业贷款外,经批准还可代他人筹借国际商业贷款或进入国际巾场发行国际债券。1991年l0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对外借用国际商业贷款。4.债务登记制度。外债管理的基础是对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借、用、还全过程的信息统3计监测,而外债登记是外债统计监测的核心。按照我国的外债登记制度,中国所有债务人对外签订借债契约后,都必须到当地外汇管理局办理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对外债的严格监督和控制。
本文标题: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与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4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