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业达标]1.下列对下图文献的解读,正确的是()A.充满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B.成书于战国时期C.老子晚年曾整理此书D.《离骚》是其中的名篇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方面,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故选A项。答案解析2.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导致下列哪一诸侯国名存实亡()A.宋国B.楚国C.晋国D.鲁国答案C解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故选C项。答案解析3.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的君主纷纷称王。这反映了()A.卿大夫掌握了诸侯国实权B.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发展D.诸侯国的经济有重大发展答案B解析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各诸侯国国君用王号,说明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故选B项。答案解析4.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D.推动了战国变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进入战国之后,周边各部与华夏各部逐渐融合,这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C项。答案解析5.《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其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A.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D.秦国统一六国成为其时民心所向答案A答案解析由材料“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可见秦国已经使用牛耕技术,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用河流运送粮食,不能得出水路是主要运输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C项结论;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的强大而非统一六国的趋势,故D项错误。解析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这种心态变化表明()A.社会动荡影响价值取向B.商业经济引发观念变化C.重商政策推动经济发展D.百家争鸣引发思想改变答案B答案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追求营利求富的风气,人们向往奢靡的生活”,与社会动荡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特别是私商兴起,促使人们追求营利求富,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故C项错误;思想的变化是由社会发展引起的,百家争鸣是思想变化的表现,故D项错误。解析7.据《史记》记载:战国后期,赵国将军赵括把赵王的赏赐归藏于家,“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说明当时()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盛行C.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田宅可买者买之”可知战国后期土地可以买卖,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图强,出现了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这些变法()A.引发了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B.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D.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变化答案D答案解析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诸侯争霸,并非战国变法的影响,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并非由战国变法引起,故B项错误;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和吴起变法无关,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故D项正确。解析9.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商鞅推行新法不得民心B.社会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战国时期旧贵族仍有较大势力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答案C解析A项表述有违史实,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需求,B项说法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社会转型时期旧势力仍有较大权力,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答案解析10.商鞅变法时,大幅度提高酒、肉的税率,实行盐铁专卖,管制粮食贸易。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推动农业生产发展D.重视官商抑制私商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就是重农抑商政策,A项不合乎题干设问,故排除;统治阶级推行政策的目的不外乎维护统治、增加财政收入等,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抑商政策,与农业生产发展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解析11.“孔子修成康(周成王、康王)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这一历史记述表明()A.孔子兴办私学成就卓著B.儒学完全承袭西周礼乐制度C.孔子重视道德伦理教育D.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答案D答案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孔子兴办私学的成就,故A项错误;孔子儒学并非完全承袭西周礼乐制度,而是随时代变化有所改良,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孔子向学生教授礼乐,未体现对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视,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孔子继承整理周朝文化,教授周朝礼乐,继承传统古儒文化,可知儒学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D项正确。解析12.“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等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A.孟子B.老子C.孔子D.墨子答案B解析老子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故选B项。答案解析13.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局面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答案D答案解析“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可知战国时期是贵族走向没落的时期,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士阶级崛起的产物,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一些没落贵族开始在平民中传授文化,“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不是士阶层崛起的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可知,士阶层的崛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故D项正确。解析1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满足”秦富国强兵需求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主张以德治国,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自然,体现在政治上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讲求‘耕战’,‘满足’秦富国强兵的理论”,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商鞅主张奖励耕战,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商鞅为法家代表,故C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15.战国时期,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兵家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代表下层平民利益的是墨家,故选B项。答案解析16.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与此意相符的是()A.万物齐一B.超然旁观C.鄙视权威D.顺应自然答案D解析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天道自然无为思想,他认为“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人只能顺应自然,合乎天道,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17.墨子说:“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A.打倒封建阶级B.加速社会流动C.推动士阶层兴起D.保障社会平等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B项正确。答案解析18.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其中,百家争鸣体现了“宽容”,而“血腥、残酷”主要指()A.学在民间B.民贵君轻C.士的兴起D.兼并战争答案D解析兼并战争符合材料“血腥、残酷”,战争一般都要流血,故选D项。答案解析19.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A.均主张社会转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答案D答案解析诸子百家并非全都主张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齐国对自由讲学的支持,不能说明各诸侯国均支持自由讲学,故B项错误;诸子百家并非全都否定传统观念,故C项错误;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项正确。解析20.下图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①③⑤对应的著作最有可能是()①中国人的圣书——②哲学的天籁——《庄子》③救世的苦行者——④人性的批判——《荀子》⑤国家的秩序——A.《论语》《老子》《韩非子》B.《论语》《墨子》《韩非子》C.《孟子》《韩非子》《墨子》D.《墨子》《论语》《韩非子》答案B答案解析①中国人的圣书所对应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语》属于儒家经典,故①对应的是《论语》;③救世的苦行者对应的应该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墨家代表中下层民众利益),《墨子》属于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故③对应的是《墨子》;⑤国家的秩序对应的是先秦时期的法家学派代表作(法家强调集权统一),《韩非子》属于法家学派代表作,故⑤对应的是《韩非子》。故选B项。解析[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五霸争长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赐予“伯”的称号方可为诸侯之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样的重大事件也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正式认可。这说明()A.分封制得到诸侯严格遵守B.周王室对地方控制加强C.天下一家的观念成为共识D.诸侯争霸强化了宗法制答案C答案解析“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正是分封制逐渐瓦解的表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分封制逐渐瓦解,周王室对地方控制逐渐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五霸争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均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观念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诸侯争霸会弱化宗法制,故D项错误。解析2.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答案A答案解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不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干涉中原地区华夏民族的事务。裔、夷是指少数民族,夏、华即“华夏”。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交融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夷夏观念,并未涉及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比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错误。解析3.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答案D答案解析“九州”概念的出现与秦统一中国无关,故A项错
本文标题:2019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0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