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速跑”
苗圩吕政鲍达民访谈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政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主持人本报记者郭丽君李慧“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各省市、各区域焕发出生机,一大批企业都将目光聚焦于可能决定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七大产业板块,不断涌现的新概念,不断出台的新政策,规划中巨额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这一浪潮能否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增长极,“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才能实现“加速跑”,如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主攻方向:关键技术创新记者:现阶段甚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传统产业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如何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苗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我们要始终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并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吕政:是的,对此我非常认同。新兴产业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直接结果。新兴产业发展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道“坎”后,接踵而来的是涉及面更宽、更为复杂的产业化瓶颈。当新兴产业技术还不完善、生产尚未达到经济规模、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还跟不上、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认同程度低时,往往会遇到来自信任度、市场、资金、制度等方面的瓶颈。因此,要点线面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点上,研发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在线上,以关键核心技术或主导产品为基点,发展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在面上,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鲍达民:要增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立一个公开框架和合作网络,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要强化政府在基础性研究或者是一般研发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入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多管齐下,共同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强大动力:商业模式融合记者:有新技术未必能形成大产业,有好技术未必能成长为大企业。由于商业模式的不成功,很有可能使得一些依靠技术起家的公司从“先驱”变成“先烈”。我们应如何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吕政: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融合,推动生产体系的重构,甚至成为新经济的显著特点。例如在节能环保领域就需要努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以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再比如新能源发电就需要储能等相关设施的配套,物联网的配套也需要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因此,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容忽视。苗圩: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的作用。其次要重视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另外,还要高度重视本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军地位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国际著名的企业和品牌。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是一个品牌小国。在新兴产业的起步阶段,就要立足长远,支持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自主品牌。鲍达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上,政府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专利申请与保护体系来激励更多创新活动的产生。同时,应通过采取政府资助、跨国公司合作及金融机构融资等多种方式,帮助和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重要支撑:体制机制改革记者:用老的体制发展新的产业,很有可能会“新瓶装旧酒”。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制约,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如何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和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苗圩: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放宽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改革,为各种资本有序进入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要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吕政: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需求的主体、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与此同时,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缺少战略性实质合作,缺乏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产学研合作的重心没有落到企业,应用部门很少直接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中来。有数据表明,我国2/3以上的科技成果靠科技人员自己和所在单位联系并实施转化,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仅占10%左右,而应用部门直接参与的就更少了。建议更加注重发挥政府调控职能,推动产业技术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深化创新型企业试点,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组织方式,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领军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作为重点产业振兴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鲍达民:要重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加强政府、大学、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比如,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间的科研合作,两校在基因学等研究方面长期保持着网络化的合作关系,借助双方的优势力量,共同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我建议在中国的顶尖大学间构建此类的科研伙伴关系以发掘出更多学术研究潜力,中国也可参照上述范式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链接节能环保: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例如,在高效节能领域,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等工业节能新技术,在先进环保领域,要以水资源保护和有机废水处理、大气质量改善、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的迫切需要为重点,强化适用新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污水、烟气、固体废物防治成套技术和装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与产业化。在循环经济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大力发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等新技术。信息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等。生物产业:其产业发展方向主要是生物医药、生物医学、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四大方面。具体包括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十二五”将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是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新材料产业:我国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完!谢谢观赏,转载请注明出处!彩尊网
本文标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加速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