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龙源期刊网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作者:逯彦萃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6期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区别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甚至流行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网络流行语”现象,影响着现实社会。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产生原因正负效应发展趋势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迅速发展。比如,2008年在网上广泛流行的“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叉腰肌”、“囧”、“打酱油”,等等,它们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迅速流行的原因网络媒体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认知方式改变的外在表现。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内容,它同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当前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口中不离“文革语言”;改革开放以后,电视里广告盛行,人们口中又充满了“广告语言”;近几年网络盛行,人们自然是满口的“网语”。任何社会行为的变革总能推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语言的流变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外在表现。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因此,新媒介的产生,有可能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纵观人类传播史,传播媒介的变革引起的传播方式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社会,人类是“口语社会”;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类转向“眼睛社会”;广播电视产生之后,人们的关系开始疏远。而网络产生之后,人类开始“参与社会”。在网络制造的“参与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媒介环境中来,自由发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于是,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传媒引起人们认知世界方式发生改变的外在表现。龙源期刊网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表达思想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改变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可能,如果没有网络媒体为信息提供传播形式,也不可能有“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存在。网络的出现,使人类社会成为一种“参与社会”,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表达思想,传播观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07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当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82亿,2008年中国内地网民达2.1亿,2009年网民已达3.8亿。在这些网民中,年龄在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上网地点在家、网吧、网校、网络咖啡馆等休闲场所的占60.3%。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上网人口基数大,上网者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上网时间多为休闲时光。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生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他们在休闲时光上网,在这样一个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尽情发挥的空间;他们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以社会上出现的有强大影响力的事件为背景。每一句风靡网络的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事件发生。比如,“做人不要太CNN”,源自在报道“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美国CNN对中国的歪曲报道;“躲猫猫”,源自2009年2月12日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一男子离奇死亡;上溯2005年的“凉粉”、“玉米”,源自当年娱乐界的大事件“超女”;等等。无论是哪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是以现实社会的大事件为母体,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它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网络时代,网民对当下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看法在当时的语境下传播,容易引起大多数网民的共鸣。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网络流行语产生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但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因此,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渗透。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存在两面性,网络流行语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带来的正效应: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打酱油”、“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这些特殊、简单、幽默的语言背后,都蕴涵着或者复杂或者重大的新闻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有些体现国际关系的改变,有些记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有些在展示经济方向的变革。网络流行语用自己独有的简单、幽默、生动、隐喻的方式,记录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虽然它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没有传统大众传媒那种语言严谨、完整的叙事方式,但它同样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角色。公众的解压阀。网络流行语承担着“解压阀”的作用。部分网络流行语透露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不满和发泄。中国内地的网民中19~35岁的占83.1%,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4.7%,这部分人年轻有朝气,有文化,有思想,强调个人主义,有着强烈的民主意识,善于洞察社会现象,喜欢用激烈的语言表达思想,用夸张、自由的语言来表达心声。这种夸张语言在相同的语境下引起网民共鸣,迅速传播,引来网民纷纷跟帖,表达同样或者相似的感受。龙源期刊网便于提高网络世界传播的时效性。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网状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关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占用了人们很多时间,以至于各种人际交往的时间也在被压缩。此时,简洁的语言显得十分重要。而网络流行语的简洁恰恰契合了人们这种快节奏社会的要求,一个字符代替一段话,一个句子代替一个故事,便于人们在短时间内快速交流。比如,一个“玉米”表示:李宇春的歌迷。“躲猫猫”讲述了一个长长的故事:2009年2月12日,24岁的云南男子乔明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里離奇受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事后,警方称其是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墙致死,同样深含着吊诡的语义,有关机关一定在掩饰什么真相。这一网络流行语表达了民众对公权机关失去信任的特殊情感。同样,“酱油男”除了可以代表一个故事,还代表一种心态、一种情感。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虽寥寥几字,含义却很丰富。在当前的语境下,运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传播思想,无疑提高了人际传播的速度。创作者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中国互联网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10~29岁的网民占76.5%,这些网民是出生在80后的独生子女,在疼爱的目光下成长,一部分如今已到了步入社会的年龄。但他们缺少现实社会的关注,缺少社会的认同感,很难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就开始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网络流行语也是对传统语言的一种创新,它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当这种新奇的语言得到快速传播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些语言,创作者也从中获得了认同感、成就感。因此,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那些80后的青年获得了社会认同感和成就感。网络流行语给社会带来的负效应影响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流行语”属于一种需要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在得到认可时总能给人带来喜悦感。“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引起广大网民共鸣,使得创作者得到认同感和成功感。特别是那些80后的网民,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急需这样的“认同感”,通过创造“网络语言”而得到满足。也正是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成就和现实社会中的失落,容易造成网民的角色冲突、角色异化,使个体的自我认识模糊、混沌,甚至影响到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结果是,那些年龄较小的网民往往容易逃避现实社会,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造成不良的后果。语境不同易使人在交流中产生障碍。网络流行语,容易在传播中产生障碍。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但是由于没有共同的语义空间,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导致无效传播。中国互联网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10~29岁的网民占76.5%,这一代人恰好是我们所说的“电视孩子”。他们的出生和成长过程是电视的普及过程,电视语言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语言中存在的跳跃的感性成分较多,思维跳跃逻辑性较差。如今再加上越来越隐讳的“网络语言”的使用,如果不放入特定的语境中,很难找出语言的逻辑。而他们的父辈,大都是60后和龙源期刊网后,他们是在纸媒介的包围中形成的语言习惯,充满了理性的思维,语言讲究逻辑。这种“感性”和“理性”、“跳跃”和“逻辑”在交流中相遇,难免会产生无效传播,交流产生障碍。网络语言还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现在的中小学生写作文满篇使用的网语,老师看不懂,家长不明白,已是屡见不鲜。容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流行语在迅速传播的过程中和部分缺乏调查能力的网民相遇,容易引起网络暴力问题。网络暴力是网民对已经证实或者未经证实的事件,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人身攻击,已经超过了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更将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后果,违背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曾经在网络上流行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在各大论坛上流行之后,刺激了网民兴奋的神经。缺乏调查的网民义愤填膺声讨“后妈”,甚至有网民声言要除之而后快。一时间,“后妈”成了前夫所指,经常接到辱骂电话,走到街上被陌生人拦下大骂。由于舆论压力,“后妈”曾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后来证实,孩子的吐血是患病所致,后妈从未虐待过孩子。但是网络暴力已经形成,一句“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流行,引来无数“道德警察”给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在《新闻联播》中用“很黄很暴力”评价目前部分网页的那个北京小学生。一时间,“很黄很暴力”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言,这个小女孩和家人的相关资料被网友公布到网上,部分网友还截取了新闻片断恶搞小女孩。可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多么嚴重的影响。德国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以《逃避自由》为题,探讨了人为了逃避责任而加入群体后表现出的暴虐和放纵倾向,他认为如果这种暴虐被加以正义之名,群体的放纵更会受到崇高感的鼓励而愈发的膨胀,并导致群体暴力。未来的趋势网络流行语虽然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广泛传播,但因其源于现实,所以与当前的社会密不可分。它虽然不属于大众语言,也不是主流语言,但它是时代的反映,是中国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下,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进一步发展,并扩大其影响力。我们不必去推广它,也不需要禁止它,这是中国网络时代的必然现象。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的那样:“每一个新媒介的产生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正是网络媒体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会随着网络的兴盛而兴盛,也会随着网络媒体的衰退而衰退。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约翰·维维安[美]:《大众传播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本文标题: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3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