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三网融合市场机会
消费电子产业研究2011年3月20日第2期总第2期内部资料注意保存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CCIDConsultingCo.,LTD.三网融合市场机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本期主题立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撑2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现代咨询企业(股票代码:HK08235),直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CCID),凭借自身在行业资源、信息技术与数据渠道等竞争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公共政策制定、产业竞争力提升、发展战略与规划、营销策略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IT规划与治理等现代咨询服务,服务对象既包括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与各类开发区,又涵盖电子、电信、能源、金融与汽车等行业与企业用户,致力成为中国本土的企业管理第一顾问、政府决策第一智库、信息化咨询第一品牌。详情请浏览网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0层邮编:100048电话:0086-10-88558866/8899/9900传真:0086-10-88559009电子邮箱:service@ccidconsulting.com上海:地址:上海市蒲汇塘路11号博大商务楼1603室邮编:200030电话:021-64689608/15900565502传真:021-64689205电子邮箱:service-sh@ccidconsulting.com南京: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10楼邮编:210008电话:0086-25-83211979传真:0086-25-83222879电子邮箱:service-nj@ccidconsulting.com成都: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7号美华居3405-3408邮编:610031电话:0086-28-66601901传真:0086-28-86390112电子邮件:service-cd@ccidconsulting.com武汉:地址:武汉市武昌民主路782号洪广宝座25楼E座邮编:430071电话:0086-27-87715299/13377850707传真:0086-27-88180039电子邮箱:service_wh@ccidconsutling.com广州: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445号越秀城市广场1205室邮编:510030电话:0086-20-835571530086-13828800618电子邮箱:service-gz@ccidconsulting.com《消费电子产业研究》20年第2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三网融合市场机会研究『刊首语』201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推进结构调整、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国家把三网融合定位在战略新兴产业,就已经表明三网融合不会是应对性的短期政策,也不会是简单的局部利益平衡措施。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融合,融合不仅是传统产业的功能延伸,不仅是传统产业利益的再分配,融合是创新,是颠覆性的创新,融合是生产关系革命,也是经济结构转型,是建立新的产业治理结构,并在推动更大范围内对所涉足领域的一次生产关系变革,并蕴含着未来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对其他传统产业,通过经济结构的变革推动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遵循着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解读,业界已经有较多机构和企业对三网融合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解读,但是大多还是不够完整和深入。那么,三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一个产业方向,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目标,具备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呢?各试点城市的政府该如何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地的产业发展策略?其他非试点城市的政府又该如何制定其产业策略?企业在三网融合业务上又该如何定位,又该如何推动和实施在各试点城市的业务策略?在三网融合所触及的三大行业,各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眼下,三网融合的大幕已经拉开,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准备着下一步该如何引导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而产业链条上的各企业也在摩拳擦掌,想要有所作为。但现实的种种问题也给政府和企业出了难题。针对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关键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以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制定三网融合发展策略和业务方向有所裨益。由于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参与主体各方仍处于磨合阶段,三网融合相关业务并未实现大规模的启动,各地区也存在发展不均的现象,同时,各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实施下也在悄然变革,产业链各方利益主体也在抱着“竞合”的姿态看是否能在三网融合的大旗下保持长远的、共赢的局面。因此,现阶段,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认真研究三网融合产业和业务发展策略、运营模式等,对于正确引导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现代化上市咨询公司,赛迪顾问以“基于行业研究的城市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变革的战略咨询公司”为己任,致力于打造政府决策支撑、企业战略服务专家。赛迪顾问愿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业界同仁携手,为推动中国三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助推一臂之力。2011年3月20日2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目录目录本期主题:三网融合市场机会研究 4第一章 三网融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41.1 “三网融合”是国家“十二五”重要方向 41.2 “三网融合”是加快产业布局的抓手 41.3 “三网融合”是产业规模发展的助推器 51.4 “三网融合”是完善行业技术标准的加速器 51.5 “三网融合”是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区域优势的契机 5第二章 三网融合产业重点应用领域解析 62.1 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思路 62.1.1 二个阶段 62.1.2 四大层次 82.1.3 关键环节发展前瞻 82.2 三网融合产业之基础网络 92.2.1 “十二五”发展预测 92.2.2 技术演进分析 112.2.3 相关产业带动 132.3 三网融合产业之平台 142.3.1 “十二五”发展预测 142.3.2 技术演进分析 15《消费电子产业研究》20年第2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三网融合市场机会研究2.3.3 相关产业带动 162.4 三网融合产业之内容与应用服务 172.4.1 “十二五”发展预测 172.4.2 技术演进分析 242.4.3 相关产业带动 242.5 三网融合产业之终端 252.5.1 “十二五”发展预测 252.5.2 技术演进分析 272.5.3 相关产业带动 28第三章 推进三网融合业务面临的挑战 293.1 广电运营商长期以来行政垄断,市场化经营机制与竞争能力急需提高 293.2 地市级电信运营商没有业务发展决策权,掣肘广电、电信之间的合作 293.3 三网融合作用下用户需求长尾发生深刻变化 303.4 相关平台技术与标准待完善 31第四章 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324.1 三网融合之设备提供商 324.2 三网融合之内容与应用服务提供商 324.3 三网融合之终端提供商 334.4 三网融合之运营商 34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三网融合”是国家“十二五”重要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确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三网融合所覆盖的电信业、互联网业和广电业正是知识经济的最集中领域,通过推进三网融合可以带动多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应用价值,从而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在“十二五”开始之际,将三网融合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既符合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三网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政策保障。1.2“三网融合”是加快产业布局的抓手三网融合的顺利推进需要多个产业的坚强支撑,并且,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需要利用三网融合的发展契机,大力培育与提升相关产业。从各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亟需对相关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消费电子产业研究》20年第2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三网融合市场机会研究重点打造三网融合产业链核心产业单元,包括做大做强终端产业、网络传输产业等制造设备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现代信息服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积极建设三网融合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等。1.3“三网融合”是产业规模发展的助推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三网融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面,其发展正是以优化产业格局,实现产业提升为目的。三网融合有利于所涉及产业的进一步自主创新,为网络技术和相关核心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三网融合的发展能够使现有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得到足够的延长,对于全面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规模发展,体现出引领需求、制造需求、提供发展空间的重要意义。1.4“三网融合”是完善行业技术标准的加速器“三网融合”面临新的技术环境、业务环境与监管环境,传统产业的规范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产业的发展,在目前“三网融合”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未来支撑“三网融合”技术、业务与监管等规范标准都有望随之建立与完善。在未来的产业推进过程中,可以伴随产业发展逐渐完善的规范标准包括:制订统一的网络接入与交互平台等技术标准,规范户线建设,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公共资源,保护有序竞争;普及融合业务应用,规范业务发展,完善“三网融合”新业务应用的标准研究和制定,推动新业务和新产业发展;建立适应新业务平台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完善内部安全保障工作制度、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增强“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等能力。1.5“三网融合”是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区域优势的契机“三网融合”涉及的产业链环节分布十分广泛,既有前端的网络设备产业、融合性终端产业、软件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以及信息服务等产业,又有基础专业就是实力精准就是品牌共性技术创新和研发平台建设、标准研究与制定等后端相关产业。并且,每一个产业又都有自身完整的产业链,多个产业的大融合,极大提升了“三网融合”的影响力。目前,“三网融合”正处于发展初期,满足未来“三网融合”业务与技术发展的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并未清晰显现,产业主体的集聚也正处于摸索推进过程,但可以肯定未来“三网融合”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产业主体的资源整合与产业集聚。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简称《通知》),首批12个试点城市成为“三网融合”发展的先头军。自《通知》发布后,各试点城市都对“三网融合”试点近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制定了相应的试点实施方案提交国务院。12个试点城市都各具有良好的网络和技术基础、市场需求、组织领导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在新时期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目标下,各试点城市都在积极部署“三网融合”推进工作,积极培育相关产业,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支点,建立区域优势,实现抢位发展。试点城市的排头兵作用,将为其它城市的“三网融合”发展路径提供参考模板,也将为更多的城市打造三网融合产业的区域优
本文标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系列之九三网融合市场机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