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心愿(1)《凡卡》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15凡卡(俄)契诃夫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苦闷》《变色龙》《套中人》《醋栗》等,中篇小说《草原》《跳来跳去的女人》《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六号病房》《一个女人的天地》等,戏剧《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凡卡》的写作背景《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进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常受到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遭遇。所以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旧俄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扫除阅读障碍——生字词: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词语的理解:•慈悲:慈善和怜悯。•指望:一心期待,期盼。•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课文指供那些老爷们享乐的住宅。•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向神求助。•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梆子:打更的响器,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毡靴:用羊毛压成的靴子。•照应:课文指照料、照顾的意思。•卢布:俄国货币单位名。1卢布等于100戈比。•鼻烟:烟草制品之一,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难点生字词读音、解释:1.揉(róu):用手来回擦或搓。2.保佑(bǎoyòu):迷信的人称神力保护或帮助。3.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4.搓(cuō):两个手掌来回摩擦。5.匣子(xiázi):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有盖器具。扫除阅读障碍——人物名字(身份):•凡卡·茹科夫•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日发略维夫•菲吉卡•阿辽娜•艾果尔•卡希旦卡扫除阅读障碍——凡卡为什么能写那么长的信?凡卡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九岁前已会念书、写字,当然也会写信了。俄语是用拼音文字写的,小学一二年级就初步掌握了常用语的拼写,小学毕业时已不存在识字的困难了。俄语与英语又有些不同,俄语只要掌握了33个字母,就基本上解决了识字、写字的问题。当然,会写信,还有个语法的问题,即语言组合的规律问题。语言组合的规律,说白了,就是语言的习惯。九岁的凡卡已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能力),就完全有能力把想跟爷爷诉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至于信的长短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凡卡心里有吐不完的苦水,他要向爷爷倾诉个够,自然就会写出长长的信。我国的一二年级小学生,要写长长的信,即使都用他自己熟悉的话来写,也还是做不到的,因为还有好多字不会写。但如果把不会写的字统统写成汉语拼音,那么也能写出长信来的。由此看来,凡卡写出那么长的信是可信的、真实的。扫除阅读障碍——凡卡有几个名字?•《凡卡》一课中,开头介绍人物时写道:“九岁的凡卡·茹科夫……”;而他在给爷爷信的末尾署名是“您的孙子伊凡·茹科夫”。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名字呢?•这是因为,俄罗斯人的姓名书写时,名在前,姓在后,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凡卡”是名,“茹科夫”是姓。“凡卡”是“伊凡”的爱称,相当于我国小孩名字前加个“阿”字或“小”字,叫成“阿×”或“小×”。这种爱称一般只限于在亲人或亲戚之间使用,故凡卡在给爷爷的信的末尾署名为“伊凡·茹科夫”。初读课文,思考问题:•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把握信的主要内容。课文内容:文章是按写信的过程记叙的。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准备写信、写信、寄信三个部分。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准备写信:第1、2自然段。•写信:第3~19自然段。•寄信:第20、21自然段。自由读文章内容,思考(一):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交流:1.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准备写信。2.凡卡在信中叙述自己的生活。3.凡卡写信封,寄信及寄信后所做的梦。对句子的理解:①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圣诞节前夜,凡卡没躺下睡觉,是因为节日让他思念唯一的亲人──爷爷,也是因为他还有一个心愿──偷偷地给爷爷写信,请求爷爷把他接回去。从“等……就……”看出凡卡心情的迫切。凡卡等所有人都不在了才敢写,害怕被人发现,也暗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对句子的理解:②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课文里关于凡卡写信过程的“叹气”还有两次,“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对于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来说,这叹气跟他的年龄是很不相称的,写一封信的过程中,他连续叹气,可见这样的生活的确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痛苦万分。读到时我感到。难过愤怒疑惑思考(二):1.凡卡写的信的内容是什么?2.凡卡是怎么给爷爷写信的?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3.凡卡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学习文中写信的内容(第3、8、10、11、12、15自然段)讨论:凡卡在信中讲了哪几件事?说明他是个怎样的孩子?1.问候爷爷,表明思念。2.痛苦的学徒生活。3.乞求回家,介绍莫斯科见闻。4.哀求爷爷,问候朋友。重点学习:痛苦的学徒生活挨打——揪、拖、揍、戳、打非挨饿——一点儿面包、稀粥人挨冻——睡在过道里、没有鞋生没法睡——一……就……活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1.想一想,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2.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1)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他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2)挨饿:吃的简直没有。(3)挨冻:而且睡不好。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对句子的理解: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指望”是指生活的希望。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本指望学会做鞋,有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可来这里做的事跟学做鞋没有一点关系;本指望从此有吃有住,却“饿得要命”,差点被打死,连狗都不如;本指望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活下去容易些,可是依然没有穷人的活路……饥饿、孤独、痛苦,彻底打碎了凡卡的梦想,所以他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文中几次提到死,也是反映了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课堂交流,体会情感:阅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1)凡卡思念爷爷。(2)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3)凡卡受不住了。(4)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和他对村里人的问候。学习文中回忆的部分(第4、5、6、13、14自然段)思考讨论:凡卡在写信的同时还插进去回忆内容?作者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思考(三):凡卡想起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事情?第一次: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想到了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到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爷爷守夜与痛苦的学徒生活对比乡村雪夜以欢乐反衬凡卡的凄苦和爷爷砍圣诞树是什么原因使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回忆了乡下生活?•乡下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在凡卡看来,和爷爷在一起的生活是那么自由、快乐,那么值得怀念。学习文章最后一部分:1.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2.凡卡自己知道寄信的结果吗?如果你在场,你准备怎么帮他?对句子的理解:④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即使收到,也无能为力。这样看来,凡卡的美好愿望就如他的梦一样,只是一个天真的梦而已。梦醒之后,悲惨的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因为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连梦也没有了。课文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在沙皇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在鞋匠的家里,他忍受着_________,忍受着_________,忍受着_________......但他仅仅只有九岁。热闹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人,但_______________;繁华的莫斯科,有那么多东西,但他__________________。在这_________的圣诞节前夜,我听见,他伤心地叹了口气。我知道,他想_________!可是能吗?即使能回到乡下,他的命运依然_________!理解本文的表达特点•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的作用。•2.文章的细节描写也很突出,这样使人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小结:读了凡卡,我们知道了什么?对今天的生活应该怎样珍惜?小练笔:以“凡卡醒来之后”为题,发挥想象,续写凡卡可能的遭遇。课外阅读:《小音乐家扬科》——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个酷爱音乐而极具音乐天赋的八岁孩童,仅仅因为摸了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惨遭毒打致死。
本文标题: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心愿(1)《凡卡》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5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