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规划准备《乡土中国》共14章,共开设4节导读课。在开设导读课之前的两周,布置全班学生通读全书。在正式开设导读课的第一周前,要求学生阅读前3章;第二周前要求学生阅读4~8章;第三周前要求学生阅读9~11章;第四周前要求学生阅读12~14章。学习任务一是摘抄各章的论点句;二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每一章的行文结构。每周开设导读课时,要求学生展示前一周的优秀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成果,进行阅读指导并布置下一周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或活动。二、目标任务(一)基本目标1.了解作为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2.感受费孝通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究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3.通过阅读,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二)高级目标1.培养逻辑思辨能力。能具体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2.培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学活用,运用阅读过的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一步通过探讨,思索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3.培养学生解读论述类文本的能力。4.兼顾对语言品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第一节厘清结构,明确概念一、导读内容开课前一周,要求学生阅读:“重刊序言”“后记”“附录”及前3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二、导读过程1.现象导入,增加兴趣(1)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春节回乡潮”现象?参考示例:春节返乡热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在心灵上的呼唤。因为乡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都无法摆脱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和饮水思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的节日,国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不管是穷乡僻壤还是天涯海角,都要回归故土。(2)请同学讨论什么是“北漂”。参考示例:北漂,也称北漂一族,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怀揣梦想离开故土,在底层辛苦劳作,户口解决不了,住房只能租住,不能最终成为北京普通市民,绝大多数人不能在北京扎根,只能漂着。其自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不能对北京有更多的认同感,故此得名。2.三个任务,明确阅读方向任务一:略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学术范围、成书目的。任务二:浏览“目录”,了解此书基本内容或概念。任务三:略读“附录”,了解作者的学术经历,明确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评价,以及此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完成任务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形式)3.两个活动,师生讨论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前3章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章主旨,并分析3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3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或作用。师生明确:(1)前3章思维导图参考第1章《乡土本色》在全书中起到对乡土中国性质的概述的作用。此章17段之间的关系:《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章中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论证逻辑思路:(2)前3章主旨、联系及作用第1章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会,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第3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前3章的联系: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前3章在全书的地位或作用:前3章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活动二:阅读前3章,理解“乡土社会”这一概念。(1)理解概念的方法第一步,应抓住论点句归纳推断;第二步,通过引用材料理解概念;第三步,借助对比概念参照比较;第四步,采用演绎佐证法反思检查概念的完整性、准确性等。(2)理解“乡土社会”第一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论点句)推断:“从基层上看去”,言下之意,“乡土性”只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并且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并非仅仅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可见,从空间上看,“乡土社会”不仅包括农村。第二步,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是受条件限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征之一。(引用材料)此则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第三步,“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化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对比概念)可见,从时间维度上看与“乡土社会”相对应的应该是“现代社会”。第四步,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演绎佐证)所以“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其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方面特征。而前3章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阐述仅仅包含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部分特征,因此,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界定需要完善补充。三、作业布置布置第二周前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活动1.阅读内容:阅读4~8章。2.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精读重点段落,理解核心概念,总结归纳“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的内涵,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活动一: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绘制4~8章的思维导图,看看4~8章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活动二:任选这五章中的一章,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活动三:任选这五章中的一章,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课堂跟踪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B项,“个体之间”表述错误,原文是“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同时,“因果关系”于文无据。C项,“为了谋生”表述错误,第四段中“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表明乡民聚合是无目的的。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的原因分析不当,应该是“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隔阂”表述错误,原文提到“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表明并不是没有隔阂。B项,“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于文无据。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偷换词语,造成语意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中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厘清结构明确概念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0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