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整合提升题型一动力学图像问题1.常见的两类动力学图像问题(1)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或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解决图像问题的关键(1)分清图像的类别:分清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掌握物理图像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像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表示的物理意义.(3)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把图像与物体运动情况相结合,再结合斜率、面积等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像中得到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典例1】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像是()[解析]物块的受力如图所示,当F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故其加速度为0;当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FN=ma,即F=μFN+ma,F与a成线性关系.选项C正确.[答案]C处理图像问题的思路(1)会看:看图时要能够看出函数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看出图像中点、线、面及截距、斜率等的物理意义,并由此切入解题.(2)会用:利用图像法解题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过程简单,方法巧妙.利用图像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物理问题与物理图像间的联系,再根据有关物理规律求解.(3)会联系:同一物理过程在不同的物理图像中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不同的物理图像之间存在联系.根据解题的需要,会将同一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像表达出来.转换图像的关键是根据物理规律,明确图像间的相互联系.[针对训练1](多选)如图甲所示,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g取10m/s2)()A.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是6m/s2B.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C.木块经2s返回出发点D.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25m/s[解析]木块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ΔvΔt=101m/s2=10m/s2,故A错误;木块在冲上斜面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1,解得μ=0.5,故B正确;木块下滑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2,解得a2=2m/s2,上滑的位移为x1=12a1t21=12×10×12m=5m,则下滑的位移x2=x1=12a2t22,解得t2=5s,所以木块返回出发点所用的时间为(5+1)s,故C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a2t2=25m/s,故D正确.[答案]BD题型二传送带模型解题思路【典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之间的倾角θ=37°,从A到B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sin37°=0.6,cos37°=0.8)[解析]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一个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物体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物体由静止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1,得a1=10×(0.6+0.5×0.8)m/s2=10m/s2.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需要的时间t1=va1=1010s=1s,t1时间内物体的位移x=12a1t21=5m.由于μta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给物体一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此时物体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μmgcosθ=ma2,得a2=2m/s2.设后一阶段物体滑至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2,由L-x=vt2+12a2t22解得t2=1s(t2=-11s舍去).所以物体由A到B的时间t=t1+t2=2s.[答案]2s我们可以从比较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传送带速度恒定)展开思维,思维导图如图所示:[针对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B.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m/sC.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D.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解析]若传送带不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v2B-v2A=2as,a=μg,代入数据解得vB=3m/s,当满足选项B、C中的条件时,工件的运动情况跟传送带不动时的一样,同理可得,工件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仍为3m/s,故选项A、B、C正确;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工件滑上A端后做匀速运动,到B端的速度仍为4m/s,故选项D错误.[答案]ABC题型三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特点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处理方法处理此类问题,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的分析是关键,必须弄清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关系,画好位移关系图.(1)加速度关系如果滑块和木板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可以用“整体法”求出它们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如果滑块和木板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应采用“隔离法”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应注意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是否发生相对运动的隐含条件.(2)速度关系滑块和木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分析速度关系,从而确定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应注意当滑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时,摩擦力会发生突变.(3)位移关系滑块和木板叠放在一起运动时,应仔细分析滑块和木板的运动过程,认清对地位移和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就是解题过程中列方程所必需的关系.【典例3】如图所示,质量M=1kg、长l=4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取g=10m/s2.试求:(1)恒力F作用时木板和铁块的加速度大小;(2)当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把铁块拿走,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解析](1)F作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铁块有F-μ2mg=ma1解得a1=4m/s2对木板有μ2mg-μ1(M+m)g=Ma2解得a2=2m/s2.(2)当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对铁块:s1=12a1t2对木板:s2=12a2t2又s1-s2=l解得t=2s铁块拿走时,木板的速度v=a2t=4m/s随后,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3=μ1g=1m/s2则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s3=v22a3=8m.[答案](1)2m/s24m/s2(2)8m通过本题,让同学们掌握对于多过程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关键要理清木板和铁块各自在不同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抓住它们的位移关系进行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针对训练3](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受到的水平拉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木板的质量M=1kgB.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当F=6.5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D.当F增大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增大[解析]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0,当F=6N时,两者具有最大的共同加速度,代入数据解得M+m=3kg.当F大于6N时,对长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aM+μmg,由题图乙知图线的斜率k=M=1kg,则滑块的质量为m=2kg,A正确;根据F大于6N时的图线的延长线知,F=4N时,a=0,代入数据解得μ=0.2,B错误;当F6N时有a=F-4(m/s2),当F=6.5N时,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5m/s2,C正确;当拉力增大,两者发生滑动,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μmgm=2m/s2,恒定不变,D错误.[答案]AC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2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