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一、五四风雷,精神长存(1)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并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2)五四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这一考点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二、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1)一大召开: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2)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三、相聚井冈,开创新路(1)武装起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2)开辟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学生要充分运用史料,认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和历史影响。四、战略转移,转危为安(1)被迫转移: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悲壮的失败中出发,面临着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及内部错误思想和军事路线的干扰。(2)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勇敢地正视并纠正了党自身的错误,重新选择、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新的领导核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以顽强的战斗和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奇迹。长征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抓住一条线索: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武装反抗国民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遵义会议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2.掌握国共关系的变化:从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到国共对峙(1927-1937年)。3.掌握两种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4.掌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三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