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整合一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1.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社会政治力量(1)几种力量以及相互关系示意图:(2)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及目的:①清政府:镇压革命。目的是维护即将崩溃的统治。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拥戴袁世凯。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③帝国主义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目的是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④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同时对清政府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目的是要借机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自己的统治。2.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目标结果直接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挽救民族危亡直接结果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最终结果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整合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1)“二次革命”①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袁世凯的亲信刺杀了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②“二次革命”:面对袁世凯的独裁,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2)袁世凯复辟帝制①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②卖国:袁世凯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③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3)护国战争①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②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③结束: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后死去,护国战争结束。(4)军阀割据①主要派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张作霖等。②影响:大小军阀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3.北洋军阀时期,新的革命力量的孕育和发展(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整合三近代前期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1)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2)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3)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文化”层面。2.从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从学习内容看由学习科技、器物层面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制度层面从学习主体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从学习背景看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深入从学习目的看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