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纲要导引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7世纪前期“贞观之治”,907年五代开始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隋唐统一,“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周边各族的发展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隋唐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知识点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统一(1)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家呈现出____局面。(2)589年,隋灭____,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繁盛陈2.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____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____,积储丰富。(2)兴建洛阳________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3)开通大运河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________,起了重要作用。朝廷义仓隋炀帝城市发展3.隋朝灭亡(1)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____。(2)生产遭到________,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3)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高丽严重破坏江都[学习聚焦]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微点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到江南地区游玩,但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至今造福后世。[思维升华]隋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1)隋朝短暂而亡主要是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的。其突出表现在于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的爆发。(2)隋亡的原因与秦亡的原因非常相似。知识点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军消灭各支________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2)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________,戒奢从简。(3)在政治上,________,虚怀纳谏。(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________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起义军劝课农桑知人善任开明政治2.武则天的统治(1)唐太宗之子高宗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高宗死后不久,她废唐称帝,改国号为____。(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________。在她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开元盛世”(1)唐玄宗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____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这是我国历史上继________之后又一个盛世局面。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周女皇帝全盛西汉前期[学习聚焦]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知识拓展]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人民既能拥护皇帝的统治,也能推翻皇帝的统治。[知识拓展]对武则天的评价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她同样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王和政治家。(二)唐朝盛世的民族关系1.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____的民族政策。[微点拨]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显示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明2.唐与突厥(1)唐朝大败东突厥①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________。②唐太宗对东突厥的降众,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委派________管辖。③对一些入朝的突厥首领,唐朝给予____。这些措施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________”。颉利可汗突厥贵族官职天可汗(2)对西突厥的管辖①西突厥控制着天山以南的________,势力强大,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②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____,设置安西都护府。③高宗在位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在位时,设置___________,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西域各国高昌北庭都护府[知识拓展]突厥的兴衰(1)6世纪中期,突厥崛起,建立突厥汗国。(2)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3)贞观初年,唐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4)唐太宗时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5)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6)武则天时,置北庭都护府,辖西突厥故地。3.唐与吐蕃(1)文成公主入藏①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________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②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________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③唐蕃和亲,促进了____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2)唐蕃会盟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____。松赞干布手工艺品汉藏纷争[知识拓展]唐蕃会盟公元821年,吐蕃使臣向唐请求和盟,公元822年在拉萨设盟坛,唐蕃会盟。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4.唐与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________为渤海郡王。5.唐朝的疆域(1)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____,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________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2)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大祚荣咸海南海诸岛知识点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边疆形势随着____________也日益紧张。②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____,设节度使加强边防。③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________的局面。版图的拓展军镇外重内轻(2)过程①755年,安禄山在____起兵,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②“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3)影响①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________,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占领________地区,边疆频频告急。②从此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范阳拥兵自重河西陇右[学习聚焦]“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知识拓展]“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1)破坏了北方的经济。(2)中央集权大大削弱。(3)边防空虚。唐朝边疆地区不时告急。(4)北方人的南移。“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2.藩镇割据(1)“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________。(2)藩镇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________,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3)在经济上,拥有____;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割据势力任免官吏财权3.黄巢起义(1)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________,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唐末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____,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朋党之争长安4.五代十国(1)“五代”①907年,____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②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____、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2)“十国”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____,称为“十国”。(3)后周为统一奠定基础在五代十国后期,后周________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朱温后唐北汉世宗柴荣[知识拓展]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1)唐玄宗后期,宦官逐步参政。唐肃宗即位,宦官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参与机要,统领禁军,任免宰相。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唐朝的宦官专权远甚于东汉。(2)唐朝后期,朝廷的高官相互结成朋党,排斥异己,出现了朋党之争。(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唐朝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衰落。探究点一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贞观政要》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患……其可得乎?”——《贞观政要·务农》(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对“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何影响?(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政策?提示:唐太宗接受隋亡的教训,正是鉴于隋朝“征求无已……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亡灭”之教训。唐太宗才“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提示:国君要简静,要以农为本,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一以唐太宗对隋炀帝暴政的评价,突出唐太宗接受隋亡的教训,“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摘自《贞观政要·务农》反映唐太宗对侍臣强调“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论从史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统治者能吸取前代兴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用人纳谏,采取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从唐朝的盛世局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要强盛,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要重视人才建设和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减轻人民负担,重视教育,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深化拓展唐朝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1)唐朝的开国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随后击败各地的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几年后基本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他在位时,以隋亡为鉴,励精图治,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3)武则天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她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4)“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盛世局面。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空前繁荣。探究点二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材料一朕之小女,长自宫闱,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始允诚祈,更敦和好……降(嫁)彼吐蕃赞普,即于今月廿七日,朕亲自送于郊。——《唐大诏全集》材料二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贞观政要》(1)材料一表明唐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什么?(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基本观点和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提示:采取了和亲政策。出发点在于实现吐蕃“和好”。提示:不以武力迫使少数民族顺从。依据是前秦的败亡。应以民族平等的原则促进民族团结。材料一省略号把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省略号前反映唐太宗采取和亲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