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课留侯论专题一论辩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留侯论》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一、字词积累1.字音挟.(xié)持圯.(yí)上受书刀锯鼎镬.(huò)虽有贲.(bēn)、育孺.(rú)子称.(chèn)其志气2.通假字①卒.然临之而不惊________________②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_______________同“猝”,突然同“现”,显现3.一词多义(1)过①必有过.人之节______________②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____(2)怪①其事甚怪._______②油然而不怪.者______________(3)其①非子房其.谁全之_______②此其.所以为子房欤_______(4)所以①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________________超过,超越错奇怪以……为怪难道大概用……的方式……的原因(5)而①拔剑而起,挺身而.斗_______________②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_____________③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________________④卒然临之而.不惊______________(6)之①必有过人之.节____②子房之.不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古今异义①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②千金..之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怀有的抱负。富贵人家。③其身之可爱..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④其君能下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仆人。值得爱惜。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5.词类活用①其君能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妾..于吴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用作动词,谦逊对待名词用作动词,做臣妾,即做奴仆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均为使动用法,使……惊惧,使……发怒使动用法,使……受摧折6.文言句式(1)___________①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②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2)___________①勾践之困于会稽②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③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④而命以仆妾之役判断句状语后置句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苏轼,宋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因写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枯木,怪石。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2.写作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3.相关知识留侯,指张良,字子房。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后封为“留侯”。留,城名,在今徐州市,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具体在今睢宁境内。一、结构图解留侯论第一段,以虚笔泛写豪杰之士的忍与不忍,以“忍”立论,是全篇文章的骨架,从而总领全文。第二、三段,写子房的“忍”。先写圯上老人授书,而用意不在书,在于教子房能忍,文笔曲折,富于变化。第四段,写郑伯、越王忍而成事的史实,从正面衬托子房能忍。文笔弯曲之后又归于正题。第五段,写子房用忍,表明能忍的历史作用。第六段,写不能以貌取人,虽说是又出一意,但与“忍”字相关,并不离题。本文从一个“忍”字入手,分析了“忍”的重要意义二、内容研读1.文章的论点是如何提出的?[明确]开头一段是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是泛言,举凡忠勇、坚毅等等超乎常人的节操,全都包括在内。以下则加以申说,将“过人之节”具体到“忍”字。说“忍”,又从“勇”来说,提出匹夫之勇不算勇,能忍才是大勇;而其所以能忍,又是因为抱负甚大、志向甚远的缘故。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充满辩证色彩。至此,作者提出了全文的基本论点——能忍。2.张良狙击秦王、进履受书、劝说刘邦许韩信为齐王三件事有何联系?[明确]这三件事表面看来似无关联,但作者却敏锐地看到了它们的联系,由此提出了他的独特见解。张良狙击秦王的行动是“不忍忿忿之心”的表现,是逞匹夫之勇,在秦势方盛时无异于白白送死。圯上老人因为痛惜其才,才“出而试之”,培养其成大事所需要的大忍耐。第五段又举他后来在刘邦、项籍斗争中的“劝封齐王”这一故事来例证。没有这个例证,张良在圯上的表现可以视为偶然;有了这个例证,上面的论证才开花结果,落到实处。作者把刘邦之能忍归结为由张良成全,不仅说明了能忍对于张良、对于刘邦事业的重大意义,还说明圯上老人的启发引导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三件事分别扣住不能忍——能忍——用忍三个过程展开,大大增强了通篇议论的说服力。3.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项籍、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正面衬托,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第四段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先正面后反面衬托张良的能忍。4.阅读课文,试分析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明确](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于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而苏轼则认为是张良教会了刘邦“能忍”才取得了天下。三、主旨归纳全文就张良在桥上遇见黄石公“纳履授书”这一传说加以评论。旧时一般认为张良后来协助刘邦用兵取天下,都亏了这本书。但作者则认为黄石公给张良的教益,不在于赠书,而在于通过“纳履”来考验启发张良,使他学会“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张良懂得了,并在以后影响了刘邦所制定的战略,终于战胜了项羽。这种以独特新颖的见解来争取优胜的文字,固然是科考卷子中惯有的,但本篇提出的这一点,尚不失为刘邦、张良拟定的战略中的一项,对认识社会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具有参考价值。四、写法鉴赏本文“对比衬托,烘云托月”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衬托,是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突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常言道“烘云托月”“好花还要绿叶衬”,说的就是衬托。苏轼的散文善于使用这种方法。本文第一段,不能忍的豪杰之士和能忍的豪杰之士并比而出,是对比,而且也带有“反衬”的性质。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以隐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这是正衬。第六段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而大勇以及志气非凡的大丈夫气概,表明不能以貌取人,这是反衬手法的作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辩论 第4课 留侯论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