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篇目二拟行路难(其四)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经典释义]典出:春秋·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释义:但凡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解读: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治理国家,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一旦人民最低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社会将面临失序的风险。社会稳定的维护,必须具有经济、政治和道德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基础如何保证呢?第一,拥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拥有基本的经济公平。所以,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精准扶贫”,都是为了实现“民富国强”。国学经典尚礼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赏读]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2.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赏读]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赏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诗海拾贝拟行路难(其七)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赏析】本诗具有“奔冲跌宕”的抒情特点,时国强分析说:“无端愁思,忽然而起,如怒涛排空,造成极大的冲击力,随后描写郁郁苍苍的松柏园,如同奔涌的激流遇到了开阔的浅滩,怒张的情绪顿时低回松懈下来,末又直抒胸臆,再次达到高潮。”这种抒情方式是在继承屈骚抒情艺术和曹植工于发端的诗歌技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传统乐府诗抒情模式的一种突破。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名篇。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豪放,对唐代诗人李白等颇有影响【作品】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十八首,赋代表作《芜城赋》,文代表作《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著有《鲍参军集》十卷【评价】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二、背景探寻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他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三、相关知识《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即仿古调为新词,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一、认读字音拟.(nǐ)泻.(xiè)酌.酒(zhuó)踯躅..(zhí)(zhú)鲍.照(Bào)二、一词多义1.绝①举杯断绝.歌路难______②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2.安①安.能行叹复坐愁______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____________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停止极,非常怎么安稳,安定哪里安逸,舒适3.举①举.杯断绝歌路难______②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③席卷天下,包举.宇内______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____________举起全,尽并吞提拔,推举三、词类活用1.举杯断绝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2.各自东西南北....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歌唱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形容词作动词,宽解、宽慰四、积累名句1.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这首诗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置平地”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慨。1.下面对《拟行路难(其四)》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表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B.诗人一直在直接诉说自己的悲哀,胸中他积的块垒无法借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C.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D.作者从普通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明确]选B。B.“一直在直接诉说”错。2.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蕴含了像水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道理。3.第五、六句刻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态?请简要分析。[明确]这两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几杯酒能驱散的?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的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程度。4.第七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心非木石”应该有感,诗人的感想是什么?这种感想却又“不敢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谕,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破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的感想是抗争。“不敢言”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同样的,人生贵贱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穷达也是不一致的,怎能总是哀叹又忧愁呢?无奈中举起酒杯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聊以自慰,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不是无知木石岂无感?吞声无觉的木石,怎能不心情激荡、百感俱生?唉,只是忍气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不敢辩白啊。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句【课内链接】《拟行路难(其四)》一诗以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特别是诗歌的五、六句更是将这一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可见句子的重要作用,炼句也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考点解读】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态度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一、明确设问方式,知题型1.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3.请对这首诗的第×联进行赏析。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二、掌握相关知识,学技巧注意赏析四角度: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三、答题步骤步骤一: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步骤二: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步骤三: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步骤四: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考题印证】1.(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答:解析:答题时应先明确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然后再分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是从“同意”的角度来解读,在分析时则应以精卫的口吻为出发点,然后从精卫的形象、行动和精神品质方面进行分析。如精卫衔木石以填大海,十分辛劳甚至于羽翼受伤坠落水中,但因为高山未尽海水未平,决定即使舍弃生命也要继续完成未竟事业,这既是对自己的意念的笃定,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如果是从“不同意”的角度来解读,在分析的时候则要以作者的情感态度为出发点。诗歌最后两句则成为一种对客观事实的叙述和一种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一方面,这两句是对精卫填海行为和精神的高度赞美;另一方面,其中也饱含着诗人对精卫的崇敬,甚至因受其可贵品质的影响而愿以身相代,是从另一个层面对精卫填海精神的盛赞。答案: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2.(2017·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答:解析:回答问题可以从诗歌描写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入手分析。这句诗可以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声”两部分,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见静的方法。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显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3.(2016·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北来人二首[宋]刘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 自主赏析 篇目二 拟行路难(其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