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政治主张及实践四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一单元政治主张及实践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的不公正不清醒不健康的形势。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实力不足,一件事的能否成功太无把握。怎么办?是知难而进还是望而却步?一些仁人志士、爱国者、先行者、革命者、大师大家,明知正确的主张处于劣势,正义的事业处于劣势,清醒的思想处于劣势,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还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必败的估计,挺身而出,作出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努力,叫做知其不可,知其必定不能成功,知其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知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其处境真叫恶劣了,而不放弃,而为之,仍然那样去做。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留无商量,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实验科第一单元政治主张及实践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第一单元政治主张及实践一、字音弑.简公(shì)接舆.(yú)长沮.(jū)辟.人(bì)怃.然(wǔ)耰.而不辍(yōu)食.之(sì)击磬.(qìng)荷蒉.(kuì)硁.硁(kēng)二、通假字1.岂若从辟.世之士哉___________________2.植其杖而芸.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子路反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鲁孔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辟,通“避”,逃避芸,通“耘”,除草反,通“返”,返回与,通“欤”,语气词三、一词多义1.与①不得与.之言__________②是鲁孔丘与.________________③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__________________2.行①至,则行.矣___________________②道之不行._____________③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_____________介词,同语气词,通“欤”动词,跟……在一起动词,行走,走开动词,通动词,实践3.过①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__________②无乃尔是过.与__________③是谁之过.与__________4.殆①今之从政者殆.而__________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___________________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_____经过责备过错危险副词,大概,恐怕副词,几乎5.从①以吾从.大夫之后__________②子路从.而后,遇丈人______________③郁郁乎文哉!吾从.周__________忝居跟随,随从依从五、古今异义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岳父。2.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__________今义:今天的下一天。对老人的尊称。第二天。3.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古义: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4.孔子沐浴..而朝古义:__________今义:洗澡。行不通。斋戒。六、特殊句式1.子路行以告__________2.鸟兽不可与同群__________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_______________4.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__________5.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_____________6.子路宿于石门________________省略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点拨]陈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当作大事严肃对待。同时,孔子作为大臣,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但鲁哀公及“三子”的态度,说明春秋末期已经“礼崩乐坏”了。2.在“长沮、桀溺耦而耕”一章中,夫子为何怃然?[点拨]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孔子认为“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假如天下有道,我是不会与这些人一起的,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来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他认为不能因为天下无道就抛弃这个世界。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这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3.如何理解“子路从而后”中子路最后说的一段话?[点拨]丈人是个隐者,他懂得礼——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他懂得长幼有节,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孔子非常看重君臣之义,认为“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目的是想说服丈人,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然而丈人的回避,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己的主张是无法实行了。这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4.有人认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孔子的大智慧,该怎样理解?[点拨]这句话中含有一种深沉的悲剧性含意,包含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悲剧一面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可以说是孔子和隐者共有的,但是在对待它的态度上却发生了分歧。人的认识确实是有限的,人确实并不完美,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难道不正是从这种悲剧性的认识中产生出来的吗?难道人不正是要从这种对自己处境的认识中恰当地估量自己,而在有限中做一种无限的努力吗?人怎么可能脱离社会和历史文化?人不与人相处能够成就什么?5.应如何来理解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与“知其不可而为之”之间的矛盾呢?[点拨]孔子在归隐问题上表现出的矛盾不过是他内心向往独立自由的自然情感与其外在的社会责任相互抗争的一种表现;这种抗争的根源在于孔子是作为感性个体与理性的社会群体成员的双重存在,作为个体的感性存在者,孔子有着自己的自然情感喜好,追求着个体的独立自由;而摆脱世事纷扰、归隐山林则是这种个体自由最直接的表现。孔子又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群体成员而存在,他能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孔子对遁世隐居的渴望是其作为感性的个体存在者对于独立自由的追求;但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理性存在者,孔子又意识到这种超然世外的隐逸违背了伦理大义,违背了士人应担当的社会道义。在仕与隐的问题上,接舆、长沮、桀溺、荷丈人等与孔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各抒己见]♣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能挽回,因而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其实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同。♣接舆之辈有别于一般的民众,也不同于那些摇舌鼓唇、干求名利的策士。他们有看清天下时势的睿智,具有良好的能力,但却是怀着无为的襟抱,怀有宝璧却不用于世,这是他们自我的主动选择,虽无老庄“绝圣弃智”那般偏激,却有着过度看穿世事的虚无。♣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千古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天下无道,不是绝人避世,而是积极入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无道的社会。孔子询问颜回进食孔子在陈蔡一带因病受困被阻,七天不知米味。颜回讨了一些米回来煮饭。当快要煮熟时,孔子看见他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就故意装着没看见。当颜回请他吃饭时,便说道:“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大惊,孔子说:“我刚才亲眼看见你在锅里抓饭吃,难道还有假吗?”颜回这才恍然大悟:“刚才我拿开锅盖时,突然从屋顶上掉下一块尘埃来。我立即用手把那块被打脏的饭粒捞出来,本想扔掉,又怕浪费,就把尘埃去掉,吃了那块脏饭。”孔子听了,感慨万千。◎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眼见未必为真”“表象与本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