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第一单元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诗海拾贝[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赏析】这是一首运用高度夸张手法表达强烈讽刺意义的小令精品。起首四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的细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的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结句精警,抨击有力。◎语林撷英1.市场经济是唯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唯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维克拉夫·哈韦尔2.我们决不应迷失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他们的选择余地……如果在经济增长(通过人均收入来衡量)与人类发展(以人的寿命、文化或者成功比如自尊来反映,但不易度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统一是有益的。但这两种表达方式并不十分相关。——P·斯特里顿3.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J·M·凯恩斯◎作者卡片姓名格里高利·曼昆出生年1958相关材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9岁时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当教员时,讲授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还曾做过帆船运动教练。曼昆教授是一位高产学者和一位学术与争论的经常参与者。他的代表作有《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背景呈现本文选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二版)第一篇“导言”的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文章通过阐释“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四个原理来说明人们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是美国德赖登出版社以140万美元征求经济学教科书的中标作品,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英国《经济学家》撰文认为该书将取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天下第一。该书出版仅3个月就被美国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中文版由梁晶工作室引进,梁小民译,深值关注。◎知识链接社会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它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学科的文章。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利润.(rùn)雇.佣(ɡù)保时捷.(jié)谚.语(yàn)洛杉矶.(jī)乍.一看(zhà)2.多音字数数.字率效率.数.说数.见不鲜率.领给给.予佣雇佣.送给.佣.金shùlǜshǔshuòshuàijǐyōnɡɡěiyònɡ二、字形辨认xiāo(消)逝xiāo(销)毁zhuàn(赚)钱xián(嫌)弃书jí(籍)慰jiè(藉)驾shǐ(驶)驱shǐ(使)三、词语辨析1.储蓄储存储蓄:动词,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多指把钱存到银行里;名词,指积存的钱或物。储存:(把钱或物)存放起来,暂时不用。2.交易交换交易:动词,买卖商品;名词,生意。交换:动词,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给对方;互换;以商品换商品;买卖商品。四、词义辨误1.显而易见:指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2.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3.有利可图:指有利益可谋求。1.文章标题是“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实质上谈的是什么问题?[我的理解]社会经济问题。2.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我的理解]举例说明。3.文脉图示1.文章开篇说“经济……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那么家庭和经济有着哪些共同之处呢?[我的理解]无论是家庭还是经济都会面临许多决策。家庭面临的决策要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便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社会也一样,也面临着许多决策。社会需要不同的人干不同的工作,社会分配人干一些工作后,就要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以及劳务量。由于资源稀缺,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在大多数社会中,资源并不是由一个唯一的中央计划者来配置,而是经过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行动来配置的。2.文章在解说原理一时,开头用了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句,作者使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我的理解]文章第一段在结构上有解说题目、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开头用通俗的语言、类比的手法解释“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时就像生活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任何决策都不是“免费的”。于是引出下文“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注意分析“通常”“不得不”,语句的意思是“权衡取舍”中要得到必须先舍弃,引出下文,照应小标题的内容:“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一段,层层相扣,结构严谨,围绕着标题所表现的内涵作了通俗易懂的解说。3.下面两个例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①社会必须决定谁将吃鱼子酱而谁将吃土豆。它还必须决定谁将开保时捷跑车而谁将坐公共汽车。②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我的理解]第①句是在解释社会分配给劳动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第②句是在进一步解释效率和平等的关系。这两个句子以生活的实物来说明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给人以形象的感知和深刻的理解。4.作者在论证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时选择了一些事例,这些事例有什么特点?[我的理解]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大多是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东西。③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格里高利·曼昆教授说自己的写作目的是“避免那些干扰学生观念的噪音和冗长细节”,你认为他做到了吗?结合本文说说理由。[我的理解]本文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在这篇《人们如何作出决策》的文章中,作者为了将经济学原理阐述得通俗易懂,举了大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紧紧围绕他要阐述的问题详略得当地进行分析,与之无关的任何细节与“噪音”都没有在他的文中出现。如他在谈“原理一”的时候,举了一个“在‘大炮与黄油’之间”进行选择的例子,只用一句“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将人们组成社会时面临不同的取舍问题阐述得简洁而清晰,没有任何与之无关的细节出现,即使是举一个大的例子详细阐释原理,也都注意到了每个细节都要与文中关键结论密切相关。如作者在讲“原理四”的时候,举了一个安全法律的例子,分析得很详细,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树木的枝杈一般与树干连在一起绝不脱离。因而他的这篇文章实现了他的写作目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写法指导《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一文在说明安全带问题时,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先从安全带给司机带来的安全入手:由于所有汽车都有安全带,更多的人系安全带,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接着作者又从安全带带来的负面影响入手进行说明,由于有了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更快更放肆地开车,造成车祸增多,行人车祸死亡数量增加。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范文示例有“勇”而无“畏”者。这类人天不怕地不怕,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如拿破仑。他一生从不知畏,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迎头而上,不断地扩张他的版图,侵略别国,一连打了四十几场胜战,成就了名誉,满足了雄心,但却被欧洲许多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最终他迎来了滑铁卢之战,成了俘虏,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最后被人毒死。一代英豪,仅仅因为不知畏,而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看来有勇无畏者,即使风光也仅一时。他最终面对的是惨痛的教训。有“畏”而无“勇”者。这些人往往遇到困难就退缩,把自己看得甚至比蚂蚁还弱小。蚂蚁尚可以背起自己体重几倍的东西,而他们,如残喘的病人,受不起任何打击。如果“勇”而无“畏”者像一颗流星,好歹也有个发亮的时候,那么“畏”而无“勇”者就只能做一颗行星,永远只能依着别人转圈圈,被生活所左右。这是多么可悲啊!他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却只能被所有的人遗忘。“畏”而无“勇”,是成不了气候的。读书做人曼昆的成名,是因他对经济学思想的突出贡献。众所周知,资本主义世界持续的停滞膨胀,使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主流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受到严重质疑。一些新学派纷纷登场,其中曼昆尤为一枝独秀。他不是放弃凯恩斯主义,而是通过自己在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努力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一个新的、更坚实的微观基础。他大量吸收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升华于各家之言之上。曼昆随和的个人作风,也给哈佛相当严肃的师生关系吹进了一缕新风。当学生问到他不熟悉的问题时,他从不讳言自己对此缺乏研究。有一天,他对学生说:“我很想请你吃饭,可惜哈佛给我的工资太低。”于是,他和学生一起吃了顿午饭,然后各掏腰包付钱。1998年,他的学生在一次会议期间,碰到了已是百万富翁的曼昆,便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否已付得起我的一顿饭钱了?”他停顿了片刻,脸上带着半是天真、半是无赖般的笑容回答说:“哈佛付给我的工资还是太低。”◎适用话题品读科学之美丽詹克明用了几天时间通读完《科学是美丽的》全书,首先让我感到的是作者深厚的学养与广博的知识。全书涉及数理化天地生各基础学科中几乎所有的科学前沿问题,同时还兼顾哲学、艺术、经济、环保、医学以及社会等诸多问题。如数学中的数论、群论、分形几何、大数定理;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夸克、超弦、时间空间、真空起伏、冷核聚变、碳纳米管;天体物理中的宇宙年龄、黑洞、大爆炸理论、地外文明;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盖娅学说、克隆风波、基因食品、蚂蚁社会;环保学中的杀虫剂残毒、红木林保护;经济学中的知识经济,不可预测性;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人工智能;还有诸如当今世界的全球一体化等问题。这些大多是近年科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者不仅能够对这些艰深问题用浅近通达的文字表述,还能不失其科学内容的准确性,这点是很难得的。如今,面对高度分化、无比艰深、无比庞杂的科学分支,任何一个通才的知识掌握恐怕都难以应付。沈致远先生并非理科出身,又长期在工业界供职,其学识竟是如此渊博,何以如此?我认为,首先在于他对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永葆童稚好奇之心的人才会在谋生之余,出自本能地保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时刻跟踪科学全局的最新进展。正是这种非功利的知识追求成就了沈先生如此全面的学问功底。再者,作者素有认真的写作态度,有意从一些最具权威性的报刊科学专栏或科学书籍中选取素材,力求其科学内容准确可靠。例如,作者直接参考《纽约时报·科学时代》版的文章就有12篇,此外还有《科学新闻》《物理世界》等杂志,这些期刊一般都比较严谨。除此之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作者都有一些各个科学分支的朋友,据我所知,有些还是这些领域里颇具权威的知名学者,与他们的互相切磋无疑会加深这种科学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散文虽不同于科普文章,但从沈先生这本书中,广大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读者无疑会获得很多全新的科学知识。最值得推崇的是,书中有许多颇具匠心的篇章,作者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展示自己的精彩思维。如《竹木前缘》中,作者能从中国算盘结构中看出它是“五进位和二进位之混合制”,并使用了“浮点制”等本质特征。在《毛笔与电脑》中,作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2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课件 语文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