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小说(2)11变形记(节选)诗海拾贝南柯子·忆旧[宋]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赏析】前四句写景采用了以下三种艺术手法:①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词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用“怨”将鸟拟人化,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怨。全词抒发了以下几种情感: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②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厌倦之情。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语林撷英卡夫卡名言集锦1.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2.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3.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4.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5.因为与人交往才会诱使一个人去做自我思考。6.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7.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8.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9.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10.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他都不是。作者卡片姓名卡夫卡生卒年1883-1924国别奥地利相关资料20世纪奥地利德语小说家,犹太人。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写出短篇小说《判决》,从此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失踪者》《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判决》《饥饿艺术家》背景呈现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知识链接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表现主义文学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卡夫卡,代表作品是卡夫卡的《变形记》。1.字音辨识(1)单音字穹.顶(qiónɡ)偌.大(ruò)搔.痒(sāo)朕.兆(zhèn)愤懑.(mèn)(2)多音字翘翘.尾巴qiào攒积攒.zǎn翘.首qiáo攒.动cuán殷殷.切yīn槛槛.车jiàn殷.红yān门槛.kǎn2.字形辨认偌ruò(偌大)诺nuò(诺言)喏rě(唱喏)搭dā(搭车)褡dā(褡裢)塔tǎ(水塔)晰xī(清晰)浙zhè(浙江)淅xī(淅淅沥沥)蹭cènɡ(蹭蹬)嶒cénɡ(崚嶒)赠zènɡ(馈赠)3.词语释义(1)申斥:斥责,多用于上对下。(2)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3)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4)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对低处。形容处于压抑对方的有利地位。4.词语辨析(1)乃至甚至乃至:连词,连接两个以上的词、短语、分句,表示递进关系,指明范围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浅到深,多用于书面语中。甚至:强调程度跟“乃至”相同,但说成“甚至连”时表示更加强调,也可以说成“甚至于”“甚而至于”。可用于口语。(2)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战战兢兢:侧重指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1.对“人”变成“甲虫”,你有何看法?请说一说。[我的理解]略。(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有理皆可)2.请分条概述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原因。[我的理解]①工作:太辛苦,高度紧张,巨大的债务压力;②人际关系:没有信任、关爱、友情;③家庭:冷漠,厌弃。3.文脉图示1.小说中人变甲虫的情节很是荒诞,可在我们的联想中又觉得真实可信,为什么?[名师指津]围绕“荒诞之中有真实”这一点分析思考。[我的理解]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2.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名师指津]主人公的心理情感流程。[我的理解]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变化是小说的主体。3.这篇小说在勾画人物内心世界时,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心理描写的特征是怎样的?[名师指津]先回答心理描写的手段,再详细分析人物的意识跳跃流动的特点即可。[我的理解]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过去和联想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情况,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4.《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名师指津]第1问可通过阅读品味语言,感知叙述语调;第2问从这种语调对读者的阅读感受和表现主旨的效果上来作答。[我的理解](1)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2)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问题。5.从本质意义上讲,为什么格里高尔变成的是甲虫而不是其他动物?你认为甲虫象征着什么?[名师指津]从甲虫的特点所对应的人和在社会领域中的象征意义来思考。[我的理解]从本质意义上讲,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意味着他人性的丧失,被异化为“非人”了。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甲虫缓笨、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甲虫是弱小的,任人宰割的,象征着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掌控、无法把握的恐惧。有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探究作答。[名师指津]分析小说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即可。[我的理解](示例1)它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被“物”(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本性,变为非人。《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故事所反映的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示例2)作品还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人变甲虫,在这里象征着莫名其妙的巨大灾难的降临,这种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表现了现代西方人的某种精神状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环境污染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切使人们对未来的命运处于一种不可知的恐惧状态之中。《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命运正反映了这种精神状态本质的东西。(示例3)《变形记》还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小说详细地描写了家人对格里高尔从关心到厌恶到欲置其于死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希望他恢复赚钱的能力到彻底绝望的过程。这是一个为家庭奉献了一切却由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被家庭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剧,这类悲剧在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里并不罕见。细描心理,尽显“个性”写法指导课文节选的是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后的心理活动。他虽然变成了大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通过内心独白表现出了自己的忧郁,揭示了异化的原因。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干“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还想着去上班,想象着上班迟到会遭到公司老板的责骂,会丢掉工作。这种心理描写是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有: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运用心理描写这种手法时要注意的事项:①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扣住人物性格展开;②与整体情节的关联合情合理,不生拉硬凑;③所写心理活动与作品主旨相一致,确实能凸显主旨。范文示例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使我终身难忘。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节选自台湾作家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最后变成了甲虫。但他仍眷恋家人,为还清父债担忧。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家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适用话题墙上的斑点(节选)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印迹,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小说(2)11 变形记(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