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8雷雨(选场)◎诗海拾贝子规吴融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赏析】作者通过对子规的描绘既表达了由于作者受累罢官,流寓荆南时的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又表达了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无定所的杜鹃自况来表达情感。作者将在“他山”(指异乡)啼血、飘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构成对比;鲜明地表现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苦无门的悲惨命运。◎语林撷英曹禺名句1.我忍耐不下了,我渴望着一线阳光,我想太阳我多半不及见了,但我也愿望我这一生里能看到平地一声巨雷,把这群盘踞在地上的魑魅魍魉击个糜烂,哪怕因而大陆便沉为海。2.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3.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4.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无聊,厌烦。两人互相觉得是个累赘,懒得再吵嘴打架,只盼望哪一天天塌了,等死。于是我们先只见面拉长脸,皱眉头,不说话,最后他怎么想法子叫我头痛,我也怎么想法子叫他头痛。他要走一步,我不让他走;我要动一动,他也不许我动。两个人仿佛捆在一起扔到水里,向下沉……沉……沉……◎作者卡片姓名曹禺生卒年1910~1996字号称谓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籍贯湖北潜江相关材料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1949年回国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背景呈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面临空前危机,资本家采取种种罪恶的手段来压榨工人阶级的血汗,甚至以故意牺牲工人的生命来换取他们的利益。在紧张的社会矛盾中,资本家腐朽罪恶的本质有了最充分的体现。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知识链接1.戏剧指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此,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因素(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2.戏剧有很多种分类,按内容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哑剧等。1.字音辨识(1)单音字郁.热(yù)惊愕.(è)谛.听(dì)汗涔.涔(cén)昩.心(mèi)交涉.(shè)繁漪.(yī)窟.窿(kū)(2)多音字伺伺.机而动sì仆仆.人pú伺.候cì前仆.后继pū提提.防dī分本分.fèn提.炼tí分.手fēn2.辨字组词躁zào(烦躁)燥zào(干燥)澡zǎo(洗澡)墓mù(墓地)暮mù(暮色)幕mù(夜幕)撕sī(撕毁)厮sī(厮打)嘶sī(嘶鸣)帐zhànɡ(帐篷)账zhànɡ(账本)伥chānɡ(为虎作伥)3.词语辨析(1)委屈委曲委屈:受到不应有的对待而心里难过;让人受到委屈。委曲:①(河流、道路、曲调)弯弯曲曲。②事情的底细和原委。(2)指使指示两者都有“安排别人去做某事”的意思,但感情色彩不同。“指使”指出主意,差遣别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多指暗中进行的非正义或不正当的活动,含贬义;“指示”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4.词语积累(1)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2)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3)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适合。1.当鲁侍萍提出要见周萍时,周朴园为什么要断断续续地说“他很大了”“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我的理解]周朴园对鲁侍萍提出见周萍的要求感到意外,一时不知所措,他担心鲁侍萍会在周萍面前揭开他的虚伪,破坏他“幸福”“体面”的家庭,故而断断续续地说出上述一段话。2.周朴园为什么一再提到钱?为什么在“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之后,他还要签好五千块钱的支票给鲁侍萍?[我的理解]在周朴园眼中,金钱至关重要,他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金钱解决。所以他一再提到钱。他最后签好的支票,也并不是想解决鲁侍萍的养老问题,而是想收买鲁侍萍的感情,稳定这个罪恶的家庭,使它不至于因鲁侍萍的揭穿而崩溃。3.文脉梳理1.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我的理解]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2.为什么侍萍明明是婢女,周朴园却说是“小姐”?[我的理解]周朴园当年抛弃侍萍,他自己也知道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现在要跟人谈起,还小心翼翼,如果对方对此事略知一二,他就企图改变侍萍的身份扭曲事实,掩盖自己的罪行。甚至我们还可以认为,三十年后的周朴园早已变得俗气虚荣,看不上侍萍的婢女身份。说侍萍是“小姐”,从而美化他们的爱情。足见他的“虚伪”。3.当周朴园得知来者正是鲁侍萍时,在惊恐之后对鲁侍萍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我的理解]态度变化相关文句或情节先恐吓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再哄骗“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后收买拿出五千块钱的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三十多年来的旧恨新仇4.周朴园为什么会“厉声”赶走鲁大海?[我的理解]在鲁大海毫无顾忌地揭穿他犯下的见不得人的罪恶时,他恼羞成怒,不容鲁大海把话说完,厉声喝止他,并让他出去,他这种表现反而让人相信鲁大海所说的话是真实的,周朴园大赚昧心钱,丧尽天良的更加可怕的一面暴露无遗。5.《雷雨》中鲁侍萍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我的理解]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她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与自尊。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三十多年的悲惨遭遇,把她磨练得很坚强,对现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课文中她出现时,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她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并当场撕毁支票,保持了自己做人的尊严。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我的理解](观点一)应该是真实的,周朴园当年能爱上侍萍,说明侍萍自然有过人的魅力。当自己最心爱的人突然失去,周朴园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为了弥补内心的失落,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非常自然的事,而且周朴园要伪装一时容易,要伪装三十年多难啊!在我看来,周朴园的怀念简直成了他生命中持之以恒的习惯了。(观点二)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他现在年纪大了,而他的妻子繁漪又是桀骜难驯的女人,他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如何进行心理描写◎写法指导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重场戏中,作者特别注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微妙的感情波动,善于以最准确、最形象的言语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为例,开始时还只是封建家长惯使的威风;在询问旧事时,则持续着三十年来怀念亡妻的“多情”,此刻的语言舒缓、顺畅、夹带着“沉思”“眷念”;发展到第三层,侍萍微露端倪后,周朴园用语吞吞吐吐、假假真真,以遮掩自己的隐恶。随着侍萍一步步揭出真相,周朴园一步步陷于被动,两个人物内心交锋越来越紧张,戏剧冲突也随之激化起来。这段对话,精练而又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内心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感,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人物深藏在心底的心理活动。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大量用于人物描写之中。可以说,对于人物的刻画,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掌握了心理刻画,就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对人物的刻画技巧。因此,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摹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1.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3.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4.心理概述。又称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称。由于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因此不但便于比较细腻地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还可以有进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时间内的感情变化,内心斗争,在行文中比较灵活方便。◎范文示例“我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他!”母亲想了一想,她想用这个念头来抑制胸中的隐隐的不快的感觉,而不想用别的言语来说出这种慢慢地而又有力地使她的心冷得紧缩起来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增长起来,升到喉咙口,嘴里充满了干燥的苦味。母亲忍不住想要回头再看一次。她这样做了,那人站在原地方,小心地两脚交替地踏着,好像他想做一件事而又没有决心去做。他的右手塞在大衣的纽扣之间,左手放在口袋里,因此,他的右肩好像比左肩高些。(高尔基《母亲》)向屈辱说“不”的美丽女性鲁侍萍,是《雷雨》中一个受欺侮、受压迫的妇女形象。三十年前,年三十夜里,怀抱着一个儿子,思念着另一个儿子,被倾心相恋的情人所抛弃。从此,年轻的侍萍开始了她悲惨的一生。三十年后,面对往日的情人,她悲愤地控诉;面对多年未见的儿子,她痛苦地挣扎……但三十年的艰难痛苦,也给予了她宝贵的东西——坚强和尊严!面对着虚伪的同情,她将“坚强”两个字写得铿锵有力。刚刚见到自己思念了三十年的儿子却又生死分离,她痛苦却没有迷失,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找回了自己的志气和尊严。◎适用话题怀念曹禺(节选)巴金家宝逝世后,我给李玉茹、万方发了个电报:“请不要悲痛,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话很平常,不能表达我的痛苦。我想多说一点,可颤抖的手捏不住小小的笔,许许多多的话和着眼泪咽进了肚里。躺在病床上,我经常想起家宝。六十几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靳以把家宝的一部稿子交给我看,那时家宝还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南屋客厅旁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我曾这样描述过我当时的心情:“不错,我流过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地感动过我。”然而,这却是我从靳以手里接过《雷雨》手稿时所未曾料到的。我由衷佩服家宝,他有大的才华,我马上把我的看法告诉靳以,让他分享我的喜悦。《文季月刊》破例一期全文刊载了《雷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第二年,我旅居日本,在东京看了由中国留学生演出的《雷雨》。那时候,《雷雨》已经轰动,国内也有剧团把它搬上舞台。1936年靳以在上海创刊《文季月刊》,家宝在上面连载了四幕剧《日出》,同样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人生如舞台 8 雷雨(选场)课件 语文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