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九出辞气远鄙倍第二单元修身修养是一束温煦的阳光,闪耀着晴朗的美丽。修养是一缕清新的风,自自然然,清清爽爽。修养是一种成熟、奋进的气质。修养是一种热情、友善的风度。修养是一种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修养是一种对万物的谅解和豁达。修养请从语言文明开始。修养请从远离鄙陋出发。第二单元修身一、字音笾.豆(biān)三愆.(qiān)闵之骞.(qiān)蘧.伯玉(qú)裨谌..(píchén)口给.(jǐ)恂.恂如(xún)踧踖..(cùjí)二、通假字1.斯远鄙倍.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者不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通“背”,乖戾知,通“智”,聪明三、一词多义1.疾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________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_____________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2.鄙①出辞气,斯远鄙.倍矣_____________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③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病厌恶、憎恨快粗野,鄙陋鄙俗浅陋、无知,这里是目光短浅3.寡①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__________________②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__________________4.言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______________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__________③有德者必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少,减少少老而无夫的人名词,话语动词,说名词,指有价值的言论5.也①其鸣也.哀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伯夷、叔齐何人也.__________________③古之贤人也.__________________句中助词,表停顿疑问语气词,呢语气词,表判断四、词类活用1.君子所贵.乎道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屡憎.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朝.,与下大夫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动词,重视形容词作动词,减少使动用法,使……讨厌名词作状语,上朝的时候五、古今异义1.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相貌。2.正颜色..,斯近信矣古义:____________今义: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②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③颜料或染料。仪容举止。脸色神情。3.夫人..不言古义:__________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4.行人..子羽修饰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在路上走的人。5.勇者不必..有仁古义:__________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这个人。官名。负责出使外国。不一定。六、特殊句式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__________2.夫子何为_____________3.古之贤人也__________4.屡憎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5.巧言令色,鲜矣仁_____________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装句1.如何理解“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则有司存”这段话的含意?[点拨]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2.“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七个字有何特点?[点拨]仅此七字,说尽天下阿谀逢迎之态。“巧言”“令色”两两相对,结构并列。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胁肩谄笑,表情动人;说好听的话给你听,做好看的脸色给你看,他们的内心如何呢?“鲜矣仁”,包藏祸心,口蜜腹剑。“鲜矣仁”,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强调的是“仁鲜矣”。“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重在倾心关注,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进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根本办不到的。3.在质询老师对待卫国国君辄拒绝父亲回国继位一事的态度时,子贡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技巧?[点拨]子贡见多识广,机变灵活,善于辞令,很有外交才能,卫出公辄拒绝父亲回国继位一事是很敏感的政治话题,子贡很清楚老师孔子不便于对此事直接发表看法,于是便借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让位的事试探孔子对卫出公与父争位一事的态度,由肯定了伯夷、叔齐,便知孔子不赞成卫出公,这样委婉的表达艺术,值得我们学习。4.孔子既反对巧言令色,又追求语言的敏捷得体,这两者区别在哪里?孔子的主张对我们今天从事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点拨]两者的区别在于说话的出发点和内容,前者是虚情假意,所谓“鲜矣仁”;而后者则出于“仁”的目的,以诚信为本。启示我们今天要重视语言交际,重视表达说话能力培养。5.孔子跟不同人交往采取不同态度,这是不是像变色龙了?是不是庸俗的表现?[点拨]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不同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应该适用于那个场合、那种人的不同语言方式和仪态。这不叫变色龙,也不是庸俗,而是待人处世恰如其分的交流交际的方式问题。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阅历的不同、性格的迥异,往往会影响他看待问题的方式,这就需要人们用针对性的语言或行动去交流,只不过要把它与那种专门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行为区别开来罢了。你还对本课的哪些章节感兴趣?说说你的理解。[各抒己见]♣文中的第16.6这一章节的最后一句很值得深思。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朋友之间这样,乃至在家庭中父母、夫妻之间也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去提出问题来谈,当然倒霉,这是时机不对。我们看到许多年轻朋友,做人家的下属,在长官那里碰了大钉。回来一肚子牢骚。其实那个长官今天也许有件别的事情,心里正在烦,做下属的跑进去,报告不相干的事,乃至与他心里的事有关联,就正好触上了霉头。所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说话真难。这是要有许多人生经验累积起来,才会了解的。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社会上同事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说的不是时候,结果意见相左了。♣14.4这一章说“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还是14.25这一节有意味。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很想少犯错误,但未能做到。这里包含了伯玉老先生做事谦虚谨慎,事后省自身克己的思想品德和自怨自艾的愧疚心理。这是怎样的高风亮节啊!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践履笃实,光辉永驻,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使者的话既谦虚又简约,家臣越是这样,越能见主人贤德的修养。使者是个既了解主人人格又善于辞令的人,所以使者走了以后孔子反复赞美道:“是个好使者!”“是个好使者!”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做人与做事”“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拥有良好的品德”等有关话题作文写作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九 出辞气远鄙倍课件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