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高考对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独特的手法或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答题方法《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另外,古典诗歌常用的还有通感、互文、双关、顶真等。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一般怎样作答?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首先要明确诗歌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和评价它们对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表现手法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表达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常常指渲染、烘托、象征、映衬、对比、比兴、铺陈、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答题步骤是:①指出诗歌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③指出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古代诗歌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记叙、议论少见,一般没有说明。鉴赏的重点是描写的手法和抒情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等;抒情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即景抒情,融情于景等等。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一般怎样作答?首先要分清是哪种表达方式。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在诗中是如何使用的。最后要点明使用的效果——在刻画形象和表达情感上的作用。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①浮桥:今福州闽江旧大桥,宋时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车子两轮之间距离,意指浮桥桥面宽广。★(1)颔联写出了浮桥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浮桥的特点的?答:解析:这首诗的颔联作者写“怒涛”是为了衬托“九轨”的稳固,写“千艘”是极力渲染雄伟的气势。答案:特点:雄伟壮观。作者运用衬托、夸张手法写出了浮桥的特点。作者以“怒涛”衬托其稳固,用“九轨”“千艘”极力夸张,写出桥面的宽阔及其雄伟的气势。(2)颈联和尾联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答:解析: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的,颈联的伤感逐渐变为尾联的豪迈,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甘沉沦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答案:颈联的感情基调是感伤,而尾联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颈联中除意象叠加组合成美丽画面外,动词运用得很好。“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乐观豪迈、壮心未已的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点绛唇[元]张弘范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愁无语。野鸦烟树,一点斜阳暮。★(1)这首词的结尾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全词的主旨,然后根据“野鸦”“烟树”“一点斜阳”几个意象分析所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最后分析这个意境和全词主旨之间的关系,即艺术表达效果。通常的作用有: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升华诗歌的主题。答案: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词人以写意之笔,描绘出一幅高楼暮眺的画面。结尾处以“野鸦”“烟树”“一点斜阳”为意象营造出凄清的意境,不仅照应上阕中的“独”,而且渲染词的氛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使整首词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升华了这首词的主题情感。(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解析:分析诗歌情感应抓住词中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来理解,如:“独”“恨”“愁”等。上阕“独上高楼,恨随春草连天去”,一个“独”字,表明词人的孤独无侣;“独上高楼”,目的在凭楼远眺,所望见的是“春草连天去”。“春草”前的“恨随”二字,顿使春草生情。“春草连天”是望不断的,而“恨随”之而去,可见“恨”之绵绵不绝。下阕“惆怅人何处”是说令人惆怅的是,恋人已不知今在何处。“愁无语”,盖因“独上高楼”,无人可告。答案: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词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登高望远:“恨”如连天春草,表明思念愁绪之长;“乱山无数,隔断巫阳路”表明因路途遥远而欲见不得;“信断梅花,惆怅人何处?”无答而问,则是把这种思绪推向高潮;借景抒情,更增强词人的惆怅之感和愁思之深。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韩汝度还关中①[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②华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云台峰,华山北峰。末句“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1)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解析:解答本题可通过具体诗句的对比,找出写景“视角”和“手法”的不同。作答时,要分开来说,先分析陆游诗歌的视角和手法,再说这首诗。答案:陆诗从平视、仰视的角度,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黄河之远,华山之高,鲜明突兀,气象宏伟;而本诗从俯视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华山之高,黄河之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2)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解析:这首送别诗,主要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从诗人对黄河、华山的描写可以看出;但诗人也有感情的直接流露。答案:①直抒胸臆: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②间接抒情:诗人想象汝度归去后登上华山,远眺秦城,俯瞰黄河的快意舒畅,表达了对友人罢官还乡的劝慰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注]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解析:选BD。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番石榴飘香单元高考对接课件 语文版必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