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学习要点教学的组织形式是研究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什么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形式与他们发生联系,及计划安排、学时分配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当,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劳动能否有成效,除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外,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熟练地掌握一整套教学工作有基本程序。要发挥教学工作的整体作用,必须注意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与技术,又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相互协同配合;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合理使用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懂得实现教学任务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了解教学工作基本程序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理解课的类型和结构的基本原理;了解教学策略同实现教学任务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各种教学策略的特点和运用要求,以及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策略。实践与应用一、填空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是。2.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和。3.课的类型是指因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包括和。4.一节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和。5.教师备课必须做好、、和四方面的准备工作,写好、和三种计划。6.上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和。7.简而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备课的、上课的。8.说课的内容包括说、说、说、说和说。9.一般地说,作业的类型有、和。10.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的重要措施,它可以解决课堂教学没有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弥补的不足。因此,课外辅导是的必要补充。11.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考核可以有不同的种类。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三大类:、和。12.教学策略的特点有、、、和。13.常用的讲授形式有、、和。14.作为师生共同的活动形式,对话有两种基本形式和分别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15.教师的指导策略包括、和。16.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和。17.当代学生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和。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备课要写出的三种教学计划是()。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B.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C.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2.教师要上好课关键是()。A.语言艺术B.知识渊博C.备好课D.目的明确3.教学工作的中心程序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E.学业成绩考评4.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策略。A.讲授B.对话C.练习D.阅读指导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是()策略。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1.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唯一的组织形式。()2.从学校产生之日起,班级授课制就产生了。()3.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4.课堂教学如果没有课外活动的配合,就不可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5.如果把上课看成是信息传输,那么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6.考试既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手段,也是检查教师工作的一种手段。()7.衡量一堂课好与不好的主要标志是看教师教得如何。()8.讲授策略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因此,它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9.批改作业要变成与学生对话,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10.课外辅导只解决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必考虑智力的发展和兴趣、动机的培养问题。()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其它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所以它将永远存在。2.搞好上课就能搞好教学工作。3.熟悉教材,就能上好课。4.策略就是教学方法。五、简答1.什么是讲授策略?运用讲授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问答策略?运用问答策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简答完整的教案应包括哪些项目?4.上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布置和批改作业应注意什么问题?6.简答探究学习的实施及指导。六、论述论述教学策略的选择及指导策略的现代意义。七、实例分析1.正在上生物课,突然一女生发出一声尖叫,全班顿时哗然。原来是某男生拿一条蛇往该女生身上扔。见此情景,老师火冒三丈,不由分说停了全班的课,将该男生揪住送交教务处处理。要求:请你对这位老师的做法作一评论;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课上,你怎么处理。2.一老师讲“惯性”的概念,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出来,然后要求默诵。几分钟后,他开始提问:“什么叫惯性?”学生大都紧张起来,只有一两个人举手。这时,一个平时颇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却高举起手。老师叫他说说看。不料这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想问问,如果地球突然停住不转,地球上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这位老师一时语塞,脸上颇为尴尬,便板着脸高声呵斥:“谁问你这个了。我叫你背诵惯性,上课为啥不专心听讲……”。你认为这位老师这样做合适吗?试用课程改革的理念加以说明。3.教八年的经历,使我越来越坚定一个目标:做个“懒老师”。过去,我也曾努力将课文分析来分析去,但学生在读文章时居然不会有自己的见解;当批改了成堆的作文之后,发现学生仍然没有学会作文,顿感泄气。现在,我变懒了。作文改了一次,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后,就让他们自己改吧。会改了,没地方发表,就自己编报发表。老规矩,第一张我出给你看。不好看,那好,下次就由你们自己出吧,每个小组出一期,一个月出一张。课文,我也不再讲来讲去,讲得自己都倒胃口。我也不勉强你们,你们自己看吧,哪篇好?这篇,就讲这篇吧,这篇不喜欢也讲一节课吧。作为补偿,下一堂我讲一篇课外美文。真没想到,一个星期一篇,一不小心,这个学期多讲了二十多篇文章了。怎么,还嫌我太唠叨了,讲得太多了,那好,你,就这位大声嚷嚷的同学,你来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吧……以上案例中,这位老师真的懒吗?请结合学习策略对这位老师的做法加以评论?阅读资料听课的技能与技巧听课是教学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教师几乎都有着听课和评课和经历,掌握听课的技能和技巧,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助于教师自身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不断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迈进。听课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客观存在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小学教师在一天当中,大致会有1000次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一周有5000次,一年至少有20万次,在其职业生涯中,会有数百万次。在亚当斯等人(Adams,R.S.andBiddle,B.J.)用摄像机进行的另外一次研究中,发现教师每5—18秒钟就会转换一次“动作”,也就是说教师每节课会有170种不同的动作、活动。一个教师按其职业生涯40年来计算,他大致要上5万节课,但有可能极少通过听课对课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下面从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三个环节分析听课的技能、技巧问题。一、听课前的准备有些教师在听课前很少做充分的准备,觉得在听课中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样的听课虽然不能说是无效的,但至少会遗漏许多重要的信息,从而也就减少了自己从听课中获益的机会。在听课前,实际上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课堂,把握课堂特点在走进课堂听课前,教师实际上已经对课堂教学有了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只不过这些认识在各人的头脑中有的明显,有的隐晦。每位听课者,都应该在听课前反思、审视一下自己对课堂的认识程度,以免对课堂中的行为有误解,或不能正确地把握课堂的各个方面。就拿课堂教学中,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来说。每一个教师在走进课堂时,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期望。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甚至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有些教师有意无意地预期全班学生不可能都学得好,都达到成绩优秀的水平,必定会有一批“落伍者”。因而,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他对待不同期望的学生的时候,表现是各异的,而学生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知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期望,并在不断交往中,将这种期望内化为自己思维品质或个性特征的一部分。在走进课堂前,教师要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应有所了解,这样对于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也就了然于胸了。2.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认识课堂特点的基础上,听课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梳理一下自己对教学是怎么看的,期望课堂上发生什么,不赞成课堂上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自己是如何看待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以及教师与学生应该体现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自己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标准进行厘定,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持的立场与态度。的确,教学观念既决定着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同样也决定着教师作为听课、评课者时对课堂的评判。一个持学生中心论的教师,会对课堂上学生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而欢欣鼓舞,对教师的横加干预而不以为然;而一个持教师中心论的教师,则会对课堂上的失控与无序而深表忧虑,对教师的“无所作为”而大加指责。同理对课堂上的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认识,也影响着教师的行为以及听课、评课者的看法与评判。3.了解所听学科、任教教师及教学法多数情况下,教师是对所任教学科进行听课,所以对学科自身了解较为充分。但有些情况下,所听的课并不一定是自己所教的学科,一些专业研究者听课时情况更是如此。无论是何种情况,听课者都必须要对所听的学科事先做深入细致的了解,知晓所选用的教材,这堂课所教的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同时,对任教教师的情况做适当的了解,比如,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业务水平等。此外,也要了解该学科教学法研究的最新动态,有哪些教学模式与方法近来受大家关注,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从网上掌握一些最新的信息,以利于全面地把握要观察的对象。4.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学生现有的水平,该班级在同年级中的状况等,也需要听课者事先加以了解。这样,对于学生课上的行为表现,听课者也就会得出一些初步的解释。5.选择听课记录的方式方法,准备听课记录的工具。听课者要准备好记录工具,如纸张、听课记录本、笔等。如果需要一些仪器如录音机、摄像机等,则要事先进行试用,以免课上不能正常运行,或出现故障甚至影响课堂教学。同时,对于课上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记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整理和分析所获取的各种信息,事先也要做好准备。二、课上的观察与记录对于一个善于观察和善于捕捉信息的教师来说,并不只是在上课过程中去观察和记录。他对课堂上的观察与记录,实际上从走进课堂正式上课前就已经开始了。1.上课前的观察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提前的时间依听课者的多少及课堂的空间大小等而定。一般地说,这段时间为5分钟左右。听课者在走进教室后,有这样几件工作要做:观察学生状态。观察学生课下活动状况,用以对比其课上表现及行为。如,若注意到学生在课下生龙活虎,而在课上却无精打采,就可以进一步去思考,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是不是教师过多地支配了课堂,没有给学生活动的余地,或是学生课下消耗体力太大,以致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如此等等。与任教教师攀谈,了解有关情况。这段时间也可以用于与任教教师聊天,一方面消除任教教师紧张的心理,另一方面了解他是怎么来看待这次教学的,这次教学的准备情况如何等等。与学生攀谈,了解其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及其他情况。这段时间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一下他们对将要上的这堂课的兴趣、准备情况,对任教教师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等等。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走进教室后,要注意观察教室空间布局,尽量选择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有的教师愿意选择靠近讲台的位置坐下,这也许在有些情况下合适,但要观察到真实的课堂,就需要考虑尽量少进人任教教师及学生视线,否则,他们的行为就难免“失真”,你在课堂上收集到的有可能就是虚假信息。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可以用简笔画
本文标题: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