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析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浅析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作者:邓刚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3期摘要:最近几十年,由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状况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共识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相当重视,已确定我国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战略。本文回顾了可持续发展内涵及演变,对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提出电力可持续发展措施。关键词: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风险最近几十年,由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状况急剧恶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共识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相当重视,已确定我国21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战略。电力是从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一次能源转换而得的二次清洁能源,煤炭、石油等矿物质能源面临着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威胁,水力发电经济技术可开发容量有限,风能、核能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暂时还难以大规模利用,电力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此外,电力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体现社会公平。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意义重大。一、可持续发展内涵及演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其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早出现于1980年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worldeonservationstratagem)。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为使发展得以继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交联合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条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该报告所给出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报告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l)贫困会导致环境恶化,因为贫困饥饿的人们为了生存会掠夺性使用资源和破坏其周围环境。(2)要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际,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讨论,并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1)从自然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2)从社会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在生龙源期刊网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提出可持续生存的9条原则,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环境。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增长趋于平稳、经济稳定、政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发展。”(3)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从经济属性方面提出的。这类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1989年,Barbier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质量和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本的使用应是可持续的,一定存量的资源不应下降,当前使用资源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可持续增长政策应寻求在不耗尽自然资源资本存量的条件下维持一种可接受的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PearCe的定义为:“在自然资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或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定义中的经济发展是以“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并且这种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可持续发展应当满足每一代人平等地获得资源和机会的需求。电力是从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一次能源转换而得的二次清洁能源。电力工业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工业主要包括五个环节:(l)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2)输电,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3)变电;(4)配电;(5)用电,包括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用电负荷的控制。将这五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即为电力工业系统,此外,还包括规划、勘测设计和施工等电力基本建设,电力科学技术研究和电力机械设备制造。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大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并且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电力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还要保证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又涉及到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等问题。电力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二、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分析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涵盖了经济增长及其增长中的工业化、城市化,能源电力结构、环境污染、煤炭运输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将对电力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产生影响。因此,上述因素都是影响电力发展包括能源安全的风险因素。风险分析的关键是识别风险变量选择和确定概率分布(林伯强,2003)。风险变量的选择主要包括确定风险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风险会对分析对象产生影响以及相应成本和效益。风险分析应该建立在的电力可持续发展压力水平的综合评价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己经识别出相互独立、造成压力的主成分因子,确定主要的风险变量,建立风险模型,对中长期电力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分析。1.选择风险变量龙源期刊网风险分析要求,在识别和选择主要的风险变量时,风险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或者相关性很小。根据前述分析,九个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指标可以分为二大类,即能源需求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结构压力。因子分析已经表明,三类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因此,本文在三类指标中各选择一个风险变量,分别代表三类压力指标。选择标准是,按照因子分析中的因子载荷矩阵,分别在各类指标中选择具有较高共同度的变量,作为代表各类压力风险变量。因此,三个风险变量为:城市化水平、煤炭储采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2.建立风险模型能源需求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结构压力三个公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因子分析己经表明三个风险变量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压力水平F之间有高度线性关系。通过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可以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也便于进行风险分析。计量结果表明,三个主要风险变量与压力水平F之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y=-13.01+17.08x1+0.92x2+10.63x3(1)其中,x1,x2,x3依次代表城市化水平、煤炭储采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等三个风险变量。3.确定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在确定影响电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变量后,需要确定各风险变量的概率分布。因此,需要通过观察各个风险变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判别影响风险变量的不确定因素。各个风险变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见下表:长期来看,电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水平将持续上升,城市化水平、煤炭储采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三个变量集中体现了各种因素对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影响。由此得到结论,城市化水一平、煤炭储采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也只能说明电力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部分风险,要保证电力可持续发展,尤其要慎重地看待这些关键的变量。三、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调整电力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电力结构调整的实质是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促使资源优化配置电力发展由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高,确保电力可持续发展。(l)加大电网投资和建设力度。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基本缓解,电力发、输、配的结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要加强主网架,继续进行城农网改造,改变“有电送不出、有电落不下、有电用不上”的局面,促进电力需求的增长,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和经济性。(2)调整水火电比例,发电装机容量中大多数为火电,水电比重低。要充分利用目前电力供需矛盾基本缓解的有利时机,加快电源结构调整。要根据龙源期刊网水能资源蕴藏情况,加快水电前期工作进度,优先开发水电,特别是有调节性能的水电项目,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强电网调峰能力。(3)优化火电机组结构。小火电机组装机的大量存在,不仅煤耗高,效率低,所带来的污染非常严重,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低效利用,挤占大容量机组所需的电力电量空间和环保空间,这将直接影响电力可持续发展。应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安排“以大代小”项目的建设。同时加强老机组的更新改造工作,降低煤耗,提高机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高性能、高参数的大型机组,提高火电站的能源转化效率。(4)积极采用多种能源发电,除常规火电、水电外,要通过引进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发展新能源发电等措施,促进发电能源多样化,加大天然气的探测与开采力度,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2.加快改革力度,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正进行重大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一、改善服务、提高效益、降低电价、促进发展”的改革目标己确定。国家层面的政企分开工作已经完成,国家电力行政管理职能己移交国家经贸委,行业职能己移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模式正在积极推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顺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理顺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市场化进程,不断扩大独立发电企业,使发电领域形成一大批市场竞争主体,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新的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各类发电企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竞争上网,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维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3.保持适当电力发展速度,合理安排投产规模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而发展速度至关童要。发展不足,造成电力短缺,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动力,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瓶颈”行业,也影响电力安全运行;发展过快,电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电力企业的效率和自身的发展。因此,把握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电力发展速度是至关重要的。4.大力采用洁净煤发电技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是主要的发电能源。为了减少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大力开发推广洁净煤发电技术。清洁煤发电技术是燃煤发电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己将洁净煤发电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最优先发展的领域,国家电力公司己把洁净煤发电技术列为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采用清洁煤发电既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又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也就是提高了煤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参考文献:[l]朱博智,杨万华.中国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龙源期刊网[2]林伯强.中国电力发展:提高电价和限电的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2006.[3]林伯强.中国电力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J].管理世界,2005.[4]邢棉,任峰,赵磊等.地区电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5]邢棉.地区电力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6]林伯强.项目评估中的风险分析应用和主要问题[J].金融研究,2003.[7]张福伟,耿兴初.电力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评估[J].电力与经济,2001.[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
本文标题:浅析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809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