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1课时体味文化专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2课火山上的短暂稳定01自读教材·导学知识点一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1.背景(1)法国:为确保自身安全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特别是占领鲁尔受挫后,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2)德国:自战败后特别是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3)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张促成和解。□1鲁尔危机□2法、德2.《洛迦诺公约》(1)签订:1925年,德、比、法、英、意、波、捷7国在洛迦诺会议上签订。(2)内容:a.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b.《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当得到遵守。c.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解决争端。d.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3和平(3)影响:a.改善了德国同法国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b.德国成为主要受益者,为德国重新成为铺平了道路。c.《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产物,不可能持久地维持欧洲的和平。□4政治大国□5暂时妥协思维点拨《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使欧洲各国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它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知识点二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为掩盖相互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纷纷打出旗号。2.各国态度(1)法国:为了保持自己庞大的陆军优势,加强在的霸权地位,在华盛顿会议上坚决反对讨论陆军问题。□6裁军□7欧洲(2)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3)美国:对英法控制的采取抵制态度,并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削弱法国陆军和英国海军的实力,力图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4)德、意、日:三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3.形式:裁军主要分国联裁军和多边裁军。□8扶德抑法□9国联4.表现(1)1920年,国联组织非政府间的裁军。(2)1925年,国联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3)1927年,英、美、日三国在日内瓦召开新的的会议,但没有达成一项协议。□10临时委员会□11裁减海军军备5.实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扩军备战的活动。特别提示(1)德、意、日三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终无法达成裁军协议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对裁军各有自己的打算,没有达成协议的诚意。(3)英国扶德抑法的政策将德国整合到西方大国政治俱乐部和经济网络中去,以便制衡法国,孤立和隔绝苏联。知识点三《非战公约》1.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2.签订过程(1)1927年4月,法国外长致函美国人民,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12和平□13白里安(2)1927年6月,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提出建议:两国庄严宣布谴责和摒弃战争,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3)1927年底,美国照会法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邀请一切国家参加的多边条约。(4)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意、日等十五国在巴黎签署,即《白里安—凯洛格公约》。□14《非战公约》3.主要内容(1)各缔约国“斥责用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4)局限:公约并没有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相应义务。□15战争□16和平4.评价(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外交的一大胜利。(2)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作了准备。(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17美国□18法西斯特别提示《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但和20世纪20年代召开的一系列裁军会议一样,《非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相应义务。因此,《非战公约》对缔约国并无强制约束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02核心解读·导思要点《非战公约》材料一1927年6月20日,法国外长白里安正式照会美国驻法大使,提议美法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彼此不向对方开战。材料二……相信坦白地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借使现在各国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可以永垂久远。深信各国彼此间的关系的一切改变只能通过和平方法并且作为和平及有秩序调整的结果实现,此后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作为手段来谋求增进其国家的利益,不得享受本条约给予的惠益。希望世界一切其他各国从它们的榜样得到鼓励,共同参加此种基于人道的努力,于本条约生效时立即加入,将各国人民纳入本条约的仁慈条款以内,由是联合世界文明各国共同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非战公约》(引言部分)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的用意。(2)材料二表达了怎样的意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3)应如何认识《非战公约》确立的原则的积极意义?思路点拨:第(1)问,主要从当时法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分析其用意。第(2)问,意愿从材料中即可概括;背景主要从一战对民心的影响,各国的举措、结果等方面分析概括。第(3)问,主要从历史发展和理论方面分析其积极意义。提示:(1)用意: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威望与地位,以便与英德抗衡;确保在欧洲自身的安全。(2)意愿:渴望和平,避免战争。背景:一战带来的严重破坏和灾难引起人民对战争的恐惧;欧洲各国力避战争的努力效果不明显;德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地位的提高带来新的威胁。(3)认识: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要点总结】关于《非战公约》的评价1.历史意义(1)《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2)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3)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4)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2.局限性(1)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2)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3)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4)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2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课件 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