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通史坐标专题要览本专题主要介绍十月革命后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初期探索、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主要内容包括:1.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建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斯大林模式。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措施、成就及不足之处,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列表从背景、目的、基本内容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4.了解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史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梳理点拨巧记课前自学基础梳理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国家,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3)国内地主和____________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4)1918年,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发动内战,苏俄____________爆发。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国内战争2.内容(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____________。(4)实行成年人____________,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余粮收集制配给制劳动义务制4.评价(1)作用: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2)弊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是适应“战时”需要;二是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性,如“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制”等。(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国内外政治背景下采取的措施,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军事命令、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措施,违背了价值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原因(1)战争破坏:在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之后,整个国家满目疮痍。(2)自然灾害:1920~1921年发生大旱灾,____________产量急剧下降。(3)政策因素:继续实行____________政策。粮食战时共产主义2.表现(1)经济危机: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大批工厂无法开工;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保障,许多人死于饥饿。(2)政治危机:农民不满;工人罢工;____________水兵发生叛乱。喀琅施塔得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1)________________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2)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__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战时共产主义实物税3.内容领域内容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①改变国营企业____________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____________③将部分国有企业以____________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高度集中国家资本主义租让制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____________的工资制按劳取酬4.影响(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_____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巩固了____________,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工业化工农联盟5.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____________过渡的正确途径。(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社会主义【易错提醒】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都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前者是“直接过渡”,后者是“间接过渡”。2新经济政策不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新经济政策的“新”(1)所有制:允许私有制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直接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轻巧识记】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一战。然而对社会主义充满仇恨的帝国主义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国内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也不断发动叛乱,从1918年到1920年,苏俄进行了三年国内战争。为战胜敌人,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大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2.苏俄内战结束后,一些领导人认为可以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从而引发了农民的不满,1921年出现了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3.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了新经济政策: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列宁从国情出发的一次有益探索。探究突破升华互动探究重难突破要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史料探究]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二: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三: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形形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思考:(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材料二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其实质。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资(商品)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史论升华]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资极度匮乏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贸禁止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商品买卖主要内容分配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评价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群众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同点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启示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②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③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一、学习思考1.(教材P132)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起来,有效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这种政策又是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实行的“非常”政策,具有强烈的临时性、军事性色彩,必须在非常状况解除之后果断地结束。苏俄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显然已不适应这一新情况,而广大农民的抗议、工人的罢工、士兵的哗变表明国内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必须果断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弦更张。2.(教材P133)提示:略。二、自我测评(教材P134)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可参见本书P146史论升华)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34)提示:问题: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对策: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对点反馈巩固对点检测当堂反馈对点1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2018·宁夏长庆中学四模)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号召“……共产党员及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在星期六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材料内容出现的背景是()A.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外形势十分恶劣,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保卫革命成果B.新经济政策结束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二战期间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全力支持卫国战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星期六义务劳动实行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为了保卫革命成果,反对国内外武装干涉,保证国内外战争的胜利而实行的,故本题选A;B是在斯大林时期,与材料中事件的时间不符,可排除;C是在二战时期,与材料中事件的时间不符,可排除;D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可排除。答案:A2.在某一阶段里,列宁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思想,也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达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在这一阶段实施的措施是()A.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恢复商品流通C.实行粮食税D.废除实物配给制解析:从题干信息“直接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可判断其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选项中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