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选择题1.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说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近代自然科学方法盛行B.基督教会居于支配地位C.人们相信君权来自神权D.罗马教皇权威至高无上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解析:选A。阿奎那是中世纪的著名神学家,其学说不可能受到近代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2.阿奎那的学说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和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是因为该学说()A.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B.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论证C.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第一单元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解析:选D。A项目的是维护神学权威,与题意不符;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强调国家权力,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时代潮流。3.“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是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内容是一致的B.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C.后者继承了前者D.两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解析:选C。两者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两者的内容、目的不一致,故A、D项错误。“君权神圣”是中世纪教会与世俗权力之争的产物;“君权神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争的产物,它强调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对“君权神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错误,C项正确。4.詹姆士一世在议会中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这充分说明()A.他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B.国会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C.他在极力贬低神的地位D.他在借助神权强化王权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詹姆士一世本身并非教会组织的统治者,排除A项;他虽然极力强化王权,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权力置于神权之上,更没有贬低神的地位,故排除B、C两项。5.马基雅弗利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提出了“君权至上”论。马基雅弗利的现实目标是()A.维护意大利国王的权威B.实现意大利的统一C.挑战罗马教会D.为新君主提供治国之道解析:选B。马基雅弗利生活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他认为罗马教廷是造成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罪魁祸首。故其现实目标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6.下列有关英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霍布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反对“君权神授”理论B.主张加强集权统治C.认为君主统治合理D.最早赞颂新君主国解析:选D。霍布斯尽管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但最早赞颂新君主国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7.阿奎那、马基雅弗利、霍布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①为君主的权威辩护②从近代科学和世俗的角度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③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统一④无视或蔑视民众的权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①③④是三人思想的共同特征,而②只符合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阿奎那是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故本题选C。8.霍布斯用《圣经》中描写的巨大海兽“利维坦”来比喻集权的国家,其现实目的是()A.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B.以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为国家宗旨C.以强大的集权制止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D.维护斯图亚特王朝的极端君主专制统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霍布斯的理论是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提出的,主张通过集权国家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其基本特点,B项是其根本目的,D项与霍布斯的主张相反,均不符合题干中“现实目的”的限制条件。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弗利(1496~1527)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潘汉典《君主论》译序材料2: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道,违反神道。——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材料3:他(马基雅弗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乎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府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弗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王锐生《马基雅弗利》译序请回答:(1)马基雅弗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2)马基雅弗利所处的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根据材料归纳马基雅弗利的主要思想。(4)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代表了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基雅弗利的相关知识,回答时注意结合他生活的年代和他的思想主张来进行说明。前两问是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比较明确;第(3)问注意利用材料,从三则材料中归纳要点;第(4)问注意结合文艺复兴这一大背景,然后得出结论。答案:(1)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等。(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3)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4)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意大利)的国家。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课中思考题(教材P9)这种论证合理吗?提示:不合理。因为这种逻辑推理所依据的理论源自神学思想,并不是理性总结的客观规律。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11)阅读以上马基雅弗利的论述,体会他在政治理论上重视实际的特点。提示: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来研究政治问题,是马基雅弗利学术思想的出发点。从材料看出,他强调政治思维联系现实状况,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他重视历史上的经验,古代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中世纪欧洲各国以及教会的人物故事,经常会聚于他的笔端,但他只是利用历史解释或说明他观察现实得出的结论。他重视研究古今人类经验中相似的东西,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所以他既赞扬古罗马的共和政体,又主张当时的意大利只能实行君主制。三、自我测评(教材P12)1.“君权神授”与“君权至上”这两种学说的区别和相同点在哪里?提示:(1)区别:“君权神授”是从神学角度为君主的权力提供论证和辩护,“君权至上”则从世俗和近代自然科学角度提供论证和辩护。(2)相同点: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蔑视民众的力量和基本权力。2.用线将下列著作、作者和观点对应起来:提示:连线后的答案应该是:霍布斯→《利维坦》→“人人对人人的战争”马基雅弗利→《君主论》→“新君主”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君权神圣”。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 第2课 为君权辩护课时检测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