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课前自主学案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印巴冲突的导火线1.背景(1)英国的殖民政策:实行“”政策。(2)印度两党形成:19世纪晚期,印度出现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和穆斯林成立的。(3)两党的分歧:印度独立后如何组成新国家和如何分享权力。□1分而治之□2印度国民大会党□3穆斯林联盟2.“蒙巴顿方案”的提出:194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立。□4印度独立法案深化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但英国一方面不愿看到印度的强大,另一方面,为了保留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利益,英国想方设法使印度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便于自己插手。这种政策使英国在一段时间里,在印度保持了仲裁者的地位,但却加剧了南亚次大陆的动荡不安。二、三次印巴战争——印巴冲突的加剧1.第一次印巴战争(1)时间: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2)起因:印巴双方争夺的所有权。(3)结果: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解决。□1克什米尔2.第二次印巴战争(1)时间:1965年8月至1965年9月。(2)起因:印巴双方争夺。(3)结果:印巴双方宣布两国将用解决彼此间的争端,引起双方争执的核心问题——克什米尔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2克什米尔□3和平手段3.第三次印巴战争(1)时间:1971年12月。(2)起因:印巴两国因发生尖锐对立。(3)结果:一个新的国家于1972年1月宣告成立。□4东巴勒斯坦问题□5孟加拉国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民族、宗教、领土和大国插手1.“分而治之”政策造成不同民族和居民之间的隔阂与敌视。2.将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之间占有的也很难相同,这成为引发印巴冲突的又一个诱因。□1不同宗教信仰□2宗教信仰□3自然资源3.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4.美苏两个大国不断向印巴,事实上也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深化理解《印度独立法案》按宗教信仰原则分治,而克什米尔地区,有穆斯林,也有印度教徒。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致使克什米尔问题长期争执不下,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战争手段没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反而加深了双方的仇怨。□4出售武器课堂名师导悟主题一全面认识“印巴分治”政策史料一《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巴两个自治领域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从《蒙巴顿方案》颁布至1951年,约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即现今的孟加拉国)相距遥远,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史料二印巴分治形势图问题探究:(1)从史料中看出巴基斯坦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2)印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又是什么?提示:特点:巴基斯坦被分为东、西两部分。提示:原因: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3)印巴矛盾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4)印巴冲突的升级会造成哪些危害?提示:原因:长期积怨很深、外部力量插手、两国动辄诉诸武力。提示:危害: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加剧南亚地区的动荡,威胁着世界和平。【要点总结】全面认识“印巴分治”政策(1)背景:印度原系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殖民地。二战后,印度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极大地动摇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迫于形势,英国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于1946年派使团赴印商讨独立事宜,其真实目的是设法使印度继续受其控制。对未来的独立问题,印度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致使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间的教派流血冲突不断。(2)分治:为维护既得利益,英国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后分别成立了共和国。(3)影响: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但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迁徙和仇杀造成大批难民;统一的经济被割裂,给两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困难;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长期不和。这种不利影响延续至今,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综上可以看出,“印巴分治”是英国殖民当局根据国际大环境和印度国内独特情况综合起来出台的政策。作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在英国干预下出现独特国情:民族、宗教及教派更加复杂,印度国内两大党派分歧较大;无民族武装也无反英殖政府独立武装。因此英殖政府为了既得利益又迫于形势和英帝国已衰落的事实出台了这种“分而治之”的帝国主义政策。主题二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理解史料一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祖籍就在克什米尔。他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的心脏”。史料二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说过:“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以上两则史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选辑》问题探究:(1)史料一中印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造成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源是什么?提示:主要矛盾: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提示: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3)通过对印巴冲突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启示:①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②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③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应尽早确定;④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要点总结】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1)克什米尔地区重要性①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②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a.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亚洲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b.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①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②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