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优化提升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列强侵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借口侵略国签订条约主要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打开中国市场禁烟运动英国《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借口侵略国签订条约主要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修订条约遭拒绝英法《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列强侵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借口侵略国签订条约主要影响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朝鲜农民起义日本《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借口侵略国签订条约主要影响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灭亡中国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注:实际为日本炸毁)日本中日矛盾逐步成为主要矛盾,形成全民族抗日局面【对点训练】1.(2019·杭州高一检测)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史料历史解释A“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B“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选项史料历史解释C“……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D“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解析:选C。根据“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可知,英国人获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夺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这样就使各国侵略者结成共同的侵华伙伴关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可知,英国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这出自《马关条约》,日本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可知,这出自《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反帝,意味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活动革命活动结果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后期战争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及自身局限性而失败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农民战争最高峰革命活动结果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破坏及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推翻了清王朝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活动结果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叛变及中共右倾错误,国民革命失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国家的形式统一国共十年对峙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实现了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革命活动结果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根据地的抗战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统治覆灭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与和平外交奠定了基础【对点训练】2.(2019·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一检测)下图是民国年间出版的《三民主义课本》插图,图中包含了妨碍“中华”这艘航船的三大障碍。为使其顺利航行而开展的革命运动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选C。“垄断事业”“政治捣乱”主要指官僚军阀,“侵占利益”指帝国主义,漫画意在说明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国民革命的旗帜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明确反对国内的封建军阀、封建买办和国外帝国主义,故C项正确。1.(2018·高考全国卷Ⅰ·T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选C。五四运动后的这场争论会使更多的人接受社会主义,这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经过井冈山地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等人探索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材料中的这场争论并没有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排除B项;D项中“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2.(2017·高考全国卷Ⅰ·T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共同利害”“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内容可知,中共此举旨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农村的措施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不是进行“革命”,A项错误,排除;此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与“反抗国民党政府”无关,排除D项。3.(2017·高考全国卷Ⅱ·T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群众组织”“404万人”“27%”“村村有党员”等,并联系抗日战争前后的史实可知,此时中共的影响力较抗日战争之前有显著提升,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共革命工作重心转移,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抗日战争胜利后”不符,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山东根据地的情况,C项以偏概全,错误。4.(2017·高考全国卷Ⅲ·T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1.(2019·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一联考)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列强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八国联军联手武装侵略中国。这两次战争的不同点是()A.列强勾结发动侵华战争B.疯狂掠夺中国人民财产C.条约设定侮辱国民人权D.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化解析:选C。两次战争都由多个列强发动,故A项错误;两次战争后都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大量赔款,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侮辱了国民人权,故C项正确;两次战争都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故D项错误。2.(2019·上饶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揭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解析:选C。依据所学,《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故选C。3.(2019·洛阳高一期末)下表是1927—1930年7月工人、农民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工人所占比例(%)农民所占比例(%)1927年50.818.71928年6月10.976.61929年71930年7月5.5A.中共力量迅速发展壮大B.农民政治觉悟的提高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解析:选D。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民党员增加的原因,而非强调中共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错误;农民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农民党员增加的原因,但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农民党员增加的原因,但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据材料1927年农民所占比例为18.7%,1928—1930年7月农民所占比例为76.6%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开展土地革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更多的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故D项正确。4.(2019·保定高一期中)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B.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D.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解析:选D。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结果失败,而其影响并没有深入人心,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结果取得了完全胜利,其影响非常大,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举动,而后者则是全民族抗战,所以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是最关键的,故D项正确。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优化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