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第一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认识时代的局限性和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1.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1)表现①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各国竞相在中国索取____________,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法战争租借地③列强通过向清政府强加政治借款,投资在中国设立____________、开采矿藏、修筑铁路等形式,不断增加资本输出,进行经济掠夺。(2)影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不能不有的放矢地寻求救亡之策。这是刺激____________兴起的重要时势条件。工厂维新运动[归纳总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体现出新的特点——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为目的,使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2.新阶级力量的出现(1)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①经过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侵略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____________,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②甲午战争后,爱国的民族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的屈辱,发出了“____________”的呼声,自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然经济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的发展。(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深度点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是由其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即革命性。另一方面,它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相对妥协的一面,即妥协性。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康、梁的维新思想(1)条件:康有为到过香港,亲身接触和体察到西方资本主义事物,又研读了一些西方书籍,思想发生趋新变化;有感于中国落后和危难的现实,开始有的放矢地进行维新变法的筹划。(2)著书:在广州讲学,进行维新宣传和人才培养,并写成__________________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学伪经考》2.“公车上书”(1)导火线:清政府与日本议定《____________》。(2)概况:1895年,康有为联络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签约,并设计出“富国”“养民”“教民”和“更新国政”等变法方案。史称“____________”。(3)作用: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维新运动开始的标志。马关条约公车上书[名师点拨]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3.维新变法运动(1)康、梁的活动:北京出现维新刊物《____________》(后改名《中外纪闻》),成立维新团体强学会;上海强学会成立和《强学报》创刊;梁启超在上海的《____________》上发表倡导维新变法的文章。万国公报时务报(2)湖南的维新运动:最活跃和激进的维新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发表名著《仁学》,创立维新组织南学会和它的机关刊物《湘报》。(3)天津的维新运动:严复发表文章,倡导变法救亡图存;译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西方进化论观点,借“物竞天择,____________”的自然法则警示国人。谭嗣同适者生存[深度点拨]谭嗣同及其著作《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维新变法的时代最强音。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内容(1)该不该进行维新变法。顽固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维新派从____________的观点出发,主张变法维新。进化论(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____________。顽固势力认为兴民权必导致天下大乱,坚决反对;维新派主张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3)要不要改革____________和提倡西学。顽固势力坚决维护科举制度,维护旧学;维新派认为要救亡图存,必须废科举,兴办新式学校,提倡西学。君主立宪科举制度2.意义:这场争论,是代表新兴____________的政治力量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在思想上的交锋,维新变法思想也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推动着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资产阶级1.《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清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3.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思想,并借与顽固势力的论战,使维新变法成为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史料一①《时局图》,近代爱国者谢赞泰所作,1898年在香港发表。史料二《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②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3.7亿两白银。史料三③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2741432①“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这势必使清政府产生严重的财政危机。③该图表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1)谢赞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2)史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3)史料三中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3)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允许民间设厂。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1)从国际上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就整个世界发展趋势看,发展资本主义,改革旧制度已是大势所趋。(2)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深刻的民族危机。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是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②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③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的推行提供了阶级基础。④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已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出了变法维新的呼声,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史料图一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著作;图二是维新派建立的维新团体;图三是当时维新派创办的时政报刊。(1)结合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2)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提示(1)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组织学会,如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创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原名《万国公报》);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2)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利弊及成因(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2)利弊①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3)成因①康有为出身于世代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②康有为游历了香港、上海,阅读了一些介绍西学的书籍,目睹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③康有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因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广大人民当中影响深厚,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造成巨大阻力。④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中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概况及影响1.原因:(1)《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民族危机的加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震动,刺激了一些有识之士把发展民族工业、采行西法开办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同时,清政府也因财政困难,无力继续投资近代新式企业,加上它已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也不便对民间设厂限制过严,于是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2)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其结果是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概况:(1)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小高潮。在民族工业的各部门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比较突出;碾米、面粉业中出现较大的工厂;造酒、印刷等行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2)但由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仍然薄弱,只能在重重的困难中蹒跚前进。3.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壮大起来,并逐步登上了政治舞台。二、公车上书的意义1.“公车上书”征集到1300多名举人签名,准备递交都察院代奏。不料,一些保守官员闻风而动,从中阻挠,致使“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里,但这一行动本身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3.“公车上书”虽然没有上达给皇帝,但却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大影响。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件 北师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