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第二节商鞅变法第二章秦国商鞅变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全面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结合背景和内容理解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地主阶级利益的。结合变法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一、商鞅变法前的秦国1.秦立国(1)地理位置:长期居于西陲之地,与____、狄等民族杂处。(2)受封为诸侯: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拥立____________,被封为诸侯。2.秦国的发展:秦穆公时成为诸侯大国,并与楚国结盟,参与中原地区的争霸活动;____________后,秦国转而向西发展。戎周平王城濮之战3.改革的必要性(1)与中原各国相比比较落后。(2)改革浪潮的冲击①战国初期,秦国开始实行“初租禾”,按土地的多寡征收租税。②秦献公即位后,开始实行一些改革,宣布“止从死”,废除落后的________制度,重新编制户籍,并将都城迁至栎阳。③秦孝公决心继承秦献公的改革,彻底改变秦国卑弱的局面,并发出____________,将商鞅召到秦国。人殉求贤令[深度点拨]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在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代,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二、商鞅第一次变法1.实施: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以________改革为主,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改革。2.措施(1)颁布法律,制定________法。(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宣扬____________的诗书,加强思想统治。政治连坐儒家思想3.结果:变法使“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国力日益强盛,对外战争接连取得胜利。[深度点拨]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总能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推动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商鞅变法,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三、商鞅第二次变法1.实施:公元前350年,主持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以________改革为主,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把变法全面引向深入,加快富国强兵的进程。2.措施(1)“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____________。明确和保护农户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允许土地买卖。这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经济井田制(2)改革赋税制度,实行“舍地而税人”,不按土地亩数而按________征收户赋和口赋。实行这种赋税制度,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奖励开垦荒地,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3)“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秦国的____________。(4)普及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5)改革秦国风俗。户口度量衡3.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____________的兼并战争。东方六国[名师点拨]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层面,法令具体而且切实有效,其措施符合时代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1.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2.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以农战和法治为主要特点。3.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的措施史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①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史料二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②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商鞅变法的规定①说明打击旧贵族利益、创新制度是贯彻在商鞅变法中的基本精神。②指商鞅打击“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提示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2)史料二反映了商鞅的哪一项变法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提示措施:军功授爵制度。影响: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提高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秦国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商鞅变法的特点史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史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②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①表明了商鞅变法的特点。②通过与其他变法运动比较,突出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1)根据史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提示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成效大。(2)根据史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提示原因:变法措施得到长期坚持;统治者长久支持;改革内容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文化传统)。商鞅变法的特点(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彻底性: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9年。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4)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5)进步性: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正确认识商鞅重农抑商和对社会风尚习俗的改革1.重农抑商(1)商鞅在新法中,重视农业生产,抑制(限制)工商业发展。(2)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条件。(3)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候,仍然推行此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4)启示: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人为地禁锢它的发展。2.商鞅对社会风尚习俗的改革商鞅改革时,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也进行了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商鞅实行分户而居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二节 商鞅变法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