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青年》的诞生1.背景(1)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政治: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而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思想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掀起了一股的逆流。尊孔复古[联](1)尊孔复古,就是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宣传创造条件。2.新文化运动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主要阵地:《新青年》。(3)活动基地:。蔡元培任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敬告青年》北大二、新文化运动1.内容(1)提倡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此,提出了“”的口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胡适发表,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②陈独秀发表,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③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把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民主打倒孔家店《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反封建[拓]新文化运动前期各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新道德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2.意义(1)冲击了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封建思想马克思主义[辩]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都受到推崇……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激进、迫切了一些。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背景(1)国内:的开展。(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2.表现人物李大钊五四运动前成就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理论李大钊发表的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组织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五四运动后实践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影响(1)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指导中国革命。(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补]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补]各种救国努力失败后,知识分子处于彷徨痛苦中,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主题(一)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史料实证]材料一陈独秀等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并非立即创建民主政治制度,而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民主自由观念的启蒙,为民主政治营造社会基础,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中国近代史纲》[解读]材料一说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的直接目的是,从而动摇封建主义的根基,其根本目的是创建民主政治制度。思想启蒙材料二“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解读]材料二显示,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思考]材料三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什么问题?有无合理性?为什么?[提示]问题: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片面性。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原因:有利于打击封建正统思想,回击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进而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系统认知]1.进步性(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2.局限性(1)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2)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3)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主题(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特点及意义[史料实证]材料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解读]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从十月革命胜利中认识到的强大威力。马克思主义材料二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思考]材料二反映出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工人思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说明马克思主义已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系统认知]1.原因(1)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国内因素: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2.特点(1)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流。3.意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2)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新青年》的诞生1.1914年9月袁世凯举行盛大祭孔典礼。康有为同时也宣称:“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袁世凯企图通过尊孔达到顺利复辟帝制的目的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C.康有为意图借助袁世凯来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D.袁世凯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决捍卫者解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积极宣传尊孔复古,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举行祭孔大典,A项符合题意。答案:A2.以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解析:在题干给出的四部著作中,起到了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故选C项。答案:C题组二新文化运动3.“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一运动是()A.护国运动B.护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是对文化传统的总体性理性批判,故C项正确。答案:C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从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首倡民主与科学B.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由“仁义道德”“吃人”等信息以及鲁迅的行文风格,可知鲁迅以白话文的形式批判封建礼教,C项正确。答案:C5.陈旭麓认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中国20世纪第二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个过程从探索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开始,最终成为近代第二次民族反思。这一“波潮”()A.表明先进分子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B.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C.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第一次挑战D.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解析:据材料讲述,这一“波潮”不仅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深入学习西方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民众的觉醒,这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上,B项符合题意。答案:B题组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如图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对此图的正确解读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解析:1917年十月革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犯了表述绝对化的错误,D项与图表中的统计数据信息不符,均排除。答案:A7.《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1919年9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D项。答案:D8.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中“1920年”“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本题选C。答案:C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6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