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理解其原因。2.学会对比分析不同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提高景观图片和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能力。3.培养热爱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观。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地域分异(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________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________的分布。温度带自然带2.陆地自然带纬度位置→热量海陆位置→水分――→决定____类型――→影响____土壤――→形成______――→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____分布气候植被自然带带状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如图(以北半球为例):[学法指导]1.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热量带和典型植被带。2.在陆地上,既有水平自然带,又有山地垂直自然带。每一个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并有一个占有优势的、特有景观类型,各自然带之间没有固定的、显著的界限,总是由一自然带逐渐向另一自然带过渡。知识点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___。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____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如上图中沿大陆西岸由热带雨林带→________带→热带荒漠带。4.分布低纬、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如图中热带雨林带、____________带、苔原带和____带)中纬度地区:一定范围内____向延伸,____向更替的地带,如图中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太阳辐射热量纬度变化热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冰原东西南北[易误辨析]热量差异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唯一影响因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的热量差异,但水分条件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判断(1)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带沿纬线方向的分异规律。()(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分布上呈南北向更替。()√×√知识点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____带、草原带、荒漠带,如图中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____________→温带荒漠带。海陆水分森林温带草原带【思考】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答案: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所以自然带分异表现得很明显。知识点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____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1)山麓与____________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2)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____,垂直带谱越____。海拔水热水平自然带多完整[学法指导]由纬度定基带,由基带,加高差,定自然带。知识点五非地带性分异原因:________、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海陆分布重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探究活动】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如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4)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归纳总结】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影响因素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分异规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方法技巧】自然带判读技巧(1)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2)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3)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4)看主导因素:热量变化。(5)看交替方向:东西方向;(6)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7)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学以致用】1.[2019·青岛市实验中学期中]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4)没有画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⑥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②④④⑤温带荒漠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解析: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归纳。①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②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重点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探究活动】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如图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2)图中北坡为什么缺少森林带?(3)为什么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北坡?(4)为什么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答案:(1)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就是基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北坡属于阴坡,位于青藏高原境内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2)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带所需的水热条件。(3)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多,雪线低。(4)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条件差异大,自然带谱复杂,自然带比北坡多。【归纳总结】1.垂直自然带的判读(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坡、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图表示北半球。(南坡S为阳坡,北坡N为阴坡)(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如图,最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3)比较不同山体纬度的高低①比较不同山体所在的热量带判断山体纬度高低。②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4)判断自然带的多少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③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雪线高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的影响因素(1)热量(气温):热量条件好(气温高),雪线高。(2)纬度:纬度低,雪线高,但雪线最高的不是赤道地区而是副热带地区(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多,副热带地区降水少)。(3)降水:降水多,雪线低。(4)光照:光照多,雪线高。(5)坡向:向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6)坡度:坡度大,雪线高。具体如图所示。【学以致用】2.[2019·广州市高一期末]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1)~(2)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解析:第(1)题,根据山地基带类型可确定山地所在纬度,结合图示内容可知:第(2)题,相同高度,自然带不同,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要好一些。答案:(1)A(2)D重点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探究活动】(1)什么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非地带性分异现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思考以下三地自然带分布的原因。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何不是热带雨林带而是热带草原带?②为什么离赤道较远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也有热带雨林带分布?③南半球为何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答案:(1)某些地区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3)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缺少形成热带雨林带的条件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②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发育了热带雨林带。③南纬60°附近几乎全部是海洋,因而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归纳总结】非地带性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表现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该纬度带无陆地分布)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阻挡自然带向东延伸)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学以致用】3.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如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地域分异的一般规律。第(1)题,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第(2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9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