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总结•能力提升网络体系构建专题归纳整合教材练习解答专题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地质、地形和水热等条件的综合差异,以及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都有大面积的分布。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据估计,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平地约占1/3。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使我国耕地的比重较小。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印度、荷兰等)耕地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只有10%多一点。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据估计,我国现有耕地、天然草场、森林的面积均居世界前列。这是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一面。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计算,各类土地资源的相对数量较少,特别是耕地和林地更少,这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现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数的45%。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中,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森林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造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力的巨大差异。就是同在季风区,南方与北方的土地生产力差别也很大。同在西北内陆地区,既有荒瘠的沙漠,也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分布着土地生产力较高的绿洲。青藏高原山地海拔较高,土地生产力的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典例1]国土资源部确定2014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解析]第(1)题,a地区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它们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分别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和盐碱化,然后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措施。第(2)题,b、c、d三省分别为浙江、福建、广东,造成它们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有地形、人口密度以及非农业用地因素。第(3)题,可根据图例从人均耕地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与警戒线、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着手分析。[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专题二我国石油危机的表现、成因及应对措施1.主要表现:我国石油供应紧张,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进口石油一半左右来自中东,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以外国油轮运输为主,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世界石油供应将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必定上扬。以我国目前石油消费和进口高速增加的态势,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发展。2.成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石油需求量大;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石油紧张的程度;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更加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中国东部各大油田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持续开发和增产已十分困难,石油产量增加速度低于石油消费增长速度。3.石油危机的应对措施(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应该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同时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提高资源利用率。(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即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用煤炭、水电和新能源代替石油等,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典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材料二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争取到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到65%。材料三中国已建成第一批石油战略储备库并开始建设第二批。石油战略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1)从材料一可看出,2030年后世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是日本针对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对此,我国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库的目的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理解能力及解决能源短缺所采取的措施。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木材、煤炭、石油的消费比例下降,天然气、核能、太阳能消费比例上升,2030年之后,天然气消费比例超过石油而居首位,其原因是天然气相比石油,对环境的污染较轻。日本能源短缺,石油主要依赖进口,并且进口渠道单一。为拓宽进口渠道,日本争取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我国石油进口依赖程度也不断升高,参照日本的经验,我国应该对外开拓石油进口渠道,使能源来源多元化;对内应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材料三中可知,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库,其目的是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的冲击。[答案](1)石油对环境污染较重,而天然气对环境污染较轻。(2)石油进口渠道单一。启示:能源来源应多元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3)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教材P34思考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地区地多、人多、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教材P35思考1.分析图中的三条曲线可以看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在2000年左右时,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继续减少,所需耕地面积继续增加,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可延缓到2010年左右。若按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分别可延缓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以后又出现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3.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缓一段时期。翻一番可延缓到2025年左右,翻两番可延缓到2050年左右,此后又出现了耕地不足。4.不可行。因为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把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延缓一段时间。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教材P36思考(上)(1)历史趋势:自唐明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发展前景:我国人口仍在增长,后备的耕地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减少的趋势。教材P41思考1.会。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是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等化石燃料的量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2.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3.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教材P45思考(1)水坝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减少下游的洪灾;全年都能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能生产低廉的水电;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水库有利于发展旅游业。(2)不良影响:下游的农田和河口失去富含营养的泥沙;阻断某些鱼类的迁移和产卵;库区的水会淹没森林和农田;大规模的水体会引发地震;通过蒸发损失大量的水。教材P50活动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章末总结 能力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9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