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章末要点总结一、受损生态系统的类型根据生态系统受损后的直接结果(或表现),可以将受损生态系统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退化机制和时间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1.结构受损类型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受到破坏,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随后引起生态系统过程受阻、功能失调等其他后续后果。这种受损生态系统类型比较常见,樵采砍伐、挖取药材,寻求工业原料、病虫害往往会引发这种受损。环境污染引起敏感程度不同的种类先后从生态系统中消失导致的破坏也属于这种类型。2.景观受损类型也可以称为片断化类型,即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但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同时生态系统由成片连续分布变成不连续分布的斑块,斑块之间在空间上相对隔离。景观结构受到破坏而内部结构未受影响的类型比较少见,典型的例子是在水电站库区,由于造坝蓄水,原来的山峰变成了孤岛,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生态系统也成为相对隔离的岛状分布,如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造就了千岛湖,各岛上的陆生生态系统即是片断化类型;已竣工的三峡大坝也形成许多景观受损的生态系统类型。我国南方山区,由于森林砍伐,往往仅在山顶残留较为典型的岛状森林及由各种村规民约等约束保留下来的风水林、龙山、神山等,也是典型的景观受损类型的生态系统。3.混合类型即兼有前面两种类型,生态系统受损往往表现为结构和景观上同时发生变化,这种类型最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提出的三种生态系统受损类型是根据最初的直接受损状况进行划分,结构受损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景观格局的变化;同样,景观受损的生态系统也会导致内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变化。这种划分有利于明晰不同受损生态系统类型其主要作用的机制,因为不同受损类型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和时间延滞存在较大的差异,带来变化的效应也不一样。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1.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2.生态农业的特点(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三、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根据小流域内不同功能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所占比例的大小,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生态型、经济型、综合型三大类。1.生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侧重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治理工程完成后的经济产出基本能满足现有人口和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粮食、经济的需求,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以及各生产环节间的关系符合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人以及人类活动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的一部分。2.经济型小流域。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推算标准是以可供开发的土地量为依据的。经济型小流域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各类生产措施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除满足小流域内的人口需求外,其余的产品能通过市场交换全部转变成为社会商品。其基本特征是土地利用以经济效益为主,流域内地形平缓、水利及交通条件好、产品的商品化率高、人口密度较高、植被覆盖率低、生态调节功能比较弱。水土保持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3.综合型小流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推算标准是:以小流域内的人均经济收入水平达到社会平均水平作为土地开发的基本标准,同时留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配置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其基本特征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顾,各类农副产品的产量在满足人口需求的前提下,多余的部分能成为社会商品。经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小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比较高,各类措施的用地比例比较平衡。1.(2013·海南高考)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解析:由图可看出,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的大量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源: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2.(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较严重。第(2)题,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第(3)题,①为“三北”防护林,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②为大小兴安岭防护林,④为南岭生态功能区,对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没有多大关系;③为黄土高原、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⑤为三江源生态功能区,长江、黄河都经过这个区域,所以有利于改善黄河、长江的生态环境,从而减轻其中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第(4)题,①跨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干旱降水少;④位于南岭,山地地形,地形起伏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答案:(1)cd(2)风力作用(3)③⑤土地荒漠化(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3.(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解析:第(1)题,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草,禁止上游乱砍滥伐,倡导植树造林,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和排放。第(2)题,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受损,引发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加剧下游的洪涝灾害,造成下游水资源紧张。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2)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4.(2011·新课标高考)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2518889342.99198637213963919.172005197319230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根据表中数据不难看出该地区湿地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注意从湿地斑块数目、湿地总面积、湿地比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需要结合湿地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生态环境保护章末要点总结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0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