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1课题:§1.1.1正弦定理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如图1.1-1,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A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CBⅡ.讲授新课[探索研究](图1.1-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ABC中,设BC=a,AC=b,AB=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sinaAc,sinbBc,又sin1cCc,A则sinsinsinabccABCbc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sinsinsinabcABCCaB(图1.1-2)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如图1.1-3,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sinaBbA,则sinsinabAB,C同理可得sinsincbCB,ba从而sinsinabABsincCAcB2(图1.1-3)思考:是否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这一等式?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证法二):过点A作jAC,C由向量的加法可得ABACCB则()jABjACCBAB∴jABjACjCBj00cos900cos90jABAjCBC∴sinsincAaC,即sinsinacAC同理,过点C作jBC,可得sinsinbcBC从而sinsinabABsincC类似可推出,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自己推导)从上面的研探过程,可得以下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sinsinabABsincC[理解定理](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使sinakA,sinbkB,sinckC;(2)sinsinabABsincC等价于sinsinabAB,sinsincbCB,sinaAsincC从而知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sinsinbAaB;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sinsinaABb。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例题分析]例1.在ABC中,已知032.0A,081.8B,42.9acm,解三角形。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0180()CAB000180(32.081.8)066.2;根据正弦定理,300sin42.9sin81.880.1()sinsin32.0aBbcmA;根据正弦定理,00sin42.9sin66.274.1().sinsin32.0aCccmA评述: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例2.在ABC中,已知20acm,28bcm,040A,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01,边长精确到1cm)。解:根据正弦定理,0sin28sin40sin0.8999.20bABa因为00<B<0180,所以064B,或0116.B⑴当064B时,00000180()180(4064)76CAB,00sin20sin7630().sinsin40aCccmA⑵当0116B时,00000180()180(40116)24CAB,00sin20sin2413().sinsin40aCccmA评述: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Ⅲ.课堂练习第5页练习第1(1)、2(1)题。[补充练习]已知ABC中,sin:sin:sin1:2:3ABC,求::abc(答案:1:2:3)Ⅳ.课时小结(由学生归纳总结)(1)定理的表示形式:sinsinabABsincC0sinsinsinabckkABC;或sinakA,sinbkB,sinckC(0)k(2)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Ⅴ.课后作业第10页[习题1.1]A组第1(1)、2(1)题。●板书设计●授后记4课题:§1.1.2余弦定理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并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过程与方法: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出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并通过实践演算掌握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通过三角函数、余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教学重点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及其基本应用;●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C如图1.1-4,在ABC中,设BC=a,AC=b,AB=c,已知a,b和C,求边cbaAcB(图1.1-4)Ⅱ.讲授新课[探索研究]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正弦定理试求,发现因A、B均未知,所以较难求边c。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A如图1.1-5,设CBa,CAb,ABc,那么cab,则bc22222cccababaabbabababCaB从而2222coscababC(图1.1-5)同理可证2222cosabcbcA2222cosbacacB于是得到以下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2222cosabcbcA52222cosbacacB2222coscababC思考: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由学生推出)从余弦定理,又可得到以下推论:222cos2bcaAbc222cos2acbBac222cos2bacCba[理解定理]从而知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思考: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由学生总结)若ABC中,C=090,则cos0C,这时222cab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例题分析]例1.在ABC中,已知23a,62c,060B,求b及A⑴解:∵2222cosbacacB=22(23)(62)223(62)cos045=212(62)43(31)=8∴22.b求A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⑵解法一:∵cos222222(22)(62)(23)1,22222(62)bcaAbc∴060.A解法二:∵sin023sinsin45,22aABb又∵62>2.41.43.8,23<21.83.6,∴a<c,即00<A<090,∴060.A6评述:解法二应注意确定A的取值范围。例2.在ABC中,已知134.6acm,87.8bcm,161.7ccm,解三角形(见课本第8页例4,可由学生通过阅读进行理解)解: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2222bcaAbc22287.8161.7134.6287.8161.70.5543,05620A;cos2222cabBca222134.6161.787.82134.6161.70.8398,03253B;0000180()180(56203253)CABⅢ.课堂练习第8页练习第1(1)、2(1)题。[补充练习]在ABC中,若222abcbc,求角A(答案:A=1200)Ⅳ.课时小结(1)余弦定理是任何三角形边角之间存在的共同规律,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2)余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Ⅴ.课后作业①课后阅读:课本第9页[探究与发现]②课时作业:第11页[习题1.1]A组第3(1),4(1)题。●板书设计●授后记7课题:§1.1.3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答三个典型例子,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形有关性质求解三角形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时沟通了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从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创设情景]思考:在ABC中,已知22acm,25bcm,0133A,解三角形。(由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解答过程)从此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无解的情形。下面进一步来研究这种情形下解三角形的问题。Ⅱ.讲授新课[探索研究]例1.在ABC中,已知,,abA,讨论三角形解的情况分析:先由sinsinbABa可进一步求出B;则0180()CAB从而sinaCcA1.当A为钝角或直角时,必须ab才能有且只有一解;否则无解。2.当A为锐角时,如果a≥b,那么只有一解;如果ab,那么可以分下面三种情况来讨论:(1)若sinabA,则有两解;(2)若sinabA,则只有一解;(3)若sinabA,则无解。(以上解答过程详见课本第910页)8评述:注意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只有当A为锐角且sinbAab时,有两解;其它情况时则只有一解或无解。[随堂练习1](1)在ABC中,已知80a,100b,045A,试判断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2)在ABC中,若1a,12c,040C,则符合题意的b的值有_____个。(3)在ABC中,axcm,2bcm,045B,如果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有两解,求x的取值范围。(答案:(1)有两解;(2)0;(3)222x)例2.在ABC中,已知7a,5b,3c,判断ABC的类型。分析:由余弦定理可知222222222是直角ABC是直角三角形是钝角ABC是钝角三角形是锐角abcAabcAabcA
本文标题:(完整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全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4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