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课时离子1.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质子数电子层原子核电子层2.概念(1)离子是带电的,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阴离子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镁离子(3)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①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②原子与离子的关系: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电性显电性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S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Cl-联系阳离子原子阴离子=正负【例题】根据4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都表示阳离子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解析:题中核内质子数为9和11的两种微粒,核外电子数均为10,这两种微粒是离子,带有电荷,其余两种微粒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都是原子,不显电性,故A不正确;四种微粒中第一种得到1个电子,是阴离子,第三种失去1个电子,是阳离子,第二、四两种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是原子,故B不正确;前面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第四种微粒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与另外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故C不正确;四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D正确。答案:D【重难点提示】1.离子是原子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2.离子的书写一定要注意,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易错易混警示】1.当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时,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所以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2.原子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原子。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失去几个电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1.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就是带电荷的粒子B.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的产物C.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离子不能变成原子2.如图所示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BA.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B.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D.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3.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4.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B.该粒子是阴离子C.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D.该粒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B5.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C6.已知原子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a=b+m+nB.a=b-m+nC.a=b+m-nD.a=b-m-nA7.已知溴的化学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x值为。(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35得到8.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n=3,则m=。(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值为(用m表示)。(3)若m=17,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13m-10Cl-9.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钙是由构成的。(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下同);当x10+y时,该粒子为。②当y=2时,x=。③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则x=,y=。原子离子原子阴离子12178
本文标题: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 离子课件 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7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