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作者:张敏洁杜化俊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20年第01期摘;;要: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文章研究了混合式教学的缘起及概念,分析了目前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教师、学生及技术条件的要求等实施现状,也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重于追求形式、依赖于师生主动性等问题,总结了将来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推动还需在学习分析、学习投入及混合式教学改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学习分析;学习投入中图分类号: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1-0082-04一、引言《地平线报告》作为国际上一份预测高等教育领域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权威研究报告,将“混合式学习日益普及”列为过去十年中促进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之一。[1]因此,了解混合式学习、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现状及研究趋势,是进一步在我国实施、普及、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必备基础。二、混合式教学的界定1.混合式教学的缘起严格来说,混合式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自从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传统教学后,“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便反复被提及。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阶段的发展,信息技术便逐渐成为当前教学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融入,使在线教学成为可能,也为混合式教学的兴起和日益普及提供了极佳的环境基础。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兴起,是从2001年的开放课程运动(OCW)开始的。世界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纷纷将一些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如课程大纲、讲义、部分现场教学视频、作业任务等共享在互联网上供在线学习者使用,但不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和学习评价。我国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也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在教学界引发在线教学热潮的慕课(MOOC),2008年被首次提出。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慕课的浪潮席卷全球,Coursera、EdX,以及我国的学堂在线、爱课程等MOOC平台迅速崛起。[2]与开放课程运动不同,慕课不再是单纯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而是将招生、授课、作业、讨论、学习评价等环节全面在线化。如果学习者能够完成所有的在线学龙源期刊网习任务并通过相应考核,就可以完全脱离传统的入学、面授、考试等环境而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课程证书。私播课(SPOC)则是所谓“后MOOC时代”的产物。由于存在大规模、免费开放等先天特性,使慕课也同时存在着由于学习人数过多而导致师生互动困难、由于不设选课门槛而导致缺乏基础的学习者无能力完成学习等突出问题,其直接结果就是慕课的高注册率和低完成率。私播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在线教学形式。私播课开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我国的爱课程平台上已经有1000所以上的学校开设了自己的私播课。针对在校学生的私播课,将部分慕课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实质就是一种混合式教学。2.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虽然混合式教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提法,但是在教育技术领域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早已有之。广义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随着在线教学的普及,学术界渐渐倾向于将混合式学习理解为传统学习方式与网络化学习方式相结合,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3]混合式学习的提法突出以学习者为主体,这符合构建主义的教育思想,而混合式教学则在原有混合式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教師主导的理念。由于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表述极为接近,多位学者直接将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等同起来。[4]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可以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三、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1.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中以“混合式教学”、“混合教学”、“混合教学模式”等为主题检索词,可以检索到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论文345篇,其中C刊论文179篇。在这些成果中,约有60%的研究是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的实证研究,此外还包括如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学习分析、混合式教学理论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整理、汇总、研读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可以了解到目前我们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情况如下。(1)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实施的混合式教学,虽然因课程性质、教学对象、班级规模以及技术条件等差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却是大体相似的,如表1所示。龙源期刊网通常,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某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将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导学内容上传到相应的在线教学平台上,一般以微课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为主,而学生需要在课前自主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为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也为了解学生对导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很多教师会设置相应的测试环节,例如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加入少量测试题,或要求学生在完成导学内容后立即参加一个简单的在线考试等,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由于课前导学阶段的完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关的基础教学内容,教师也通过导学测试环节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到了课堂教学阶段,师生则可以由更多的时间对导学阶段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再由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点评、总结和答疑。在课后巩固环节,学生则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拓展作业练习,师生也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2)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传统面授课堂,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廖宏建等[5]构建了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韩锡斌等[6]调研了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姜蔺等[7]还研究了教师参与混合教学培养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教师要组织实施混合式教学,首先需要较强的教学改革意识,能基于具体的课程去识别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在教授本门课程上存在的优势及不足,这样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次,混合式教学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也不是将原有的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搬到互联网上。大部分课程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前,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重构课程框架,重新梳理知识点,重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制作或整理教学资源,重新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因此,在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前,教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框架、教学内容、知识难易程度等都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再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也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合式教学的实施,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力,更要求教师具有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能力,视频拍摄与制作能力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新的挑战。当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日常教学形式,视频拍摄与制作也就成为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具有基础的视频拍摄、录频、后期剪辑的能力,以满足教学视频的日常制作、补充及更新,而不能再依赖于专业制作公司。部分教学资源如讲义、作业、试题等也需要进行电子化处理,需要教师建立在线的作业题库、试题库等。此外,在线教学平台的熟练应用,电子教学资源的上传、发布与维护,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龙源期刊网最后,混合式教学还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传统教学的师生互动机会不多,受到教学场所的限制,师生互动主要是在课堂上,如果班级规模较大的话,师生互动的机会又会进一步减少。而引入在线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一方面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提供了更方便的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在线教学平台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解答学生在线提出的问题或参与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等。(3)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与传统式教学不同。第一,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式的认同程度十分重要。由于我国的混合式教学开展时间不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较少接触混合式教学等原因,实践中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意义、不完全接受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认为在线学习环节占用课余时间、在线教学平台操作麻烦等。因此,能够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接受混合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也是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关键。第二,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一方面,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部分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教学场地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地点,在教师构建的教学框架下按自己的进度进行在线学习。但另一方面,离开课堂的范围限制,则要求学生有较以往更大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在非教学环境下抵御住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自主在线学习。第三,对学生的学习任务筹划安排能力的要求。虽然在线学习平台可供学生在任何场合和地点进行在线学习,但是平台上的学习任务安排通常都是有明确的开始和截止时间的,而且系统设置的时间节点通常较课堂教学更为严格,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特别是在同時学习多门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情况下,学生也需较以往有更强的学习任务时间安排能力,以免出现错过在线学习、在线作业提交、在线考试的截止时间等问题。(4)混合式教学对技术条件的要求从基础设施设备方面来看,计算机、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已经为我国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从在线教学平台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如爱课程、蓝墨云班、超星泛雅、雨课堂等一批在线教学平台。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些平台都拥有相当多的用户数量,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有些平台注重移动端的打造,使这些平台支持极为出色的课堂互动功能,师生可以使用这些平台的移动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在线表决、在线测试、在线抢答等环节。有些平台更易于整个课程框架的搭建和教学资源的上传和维护。总体来看,这些平台各有特色,但在功能的全面性上似乎还是有所欠缺,在实践中有些教师不得不同时使用两个甚至更多平台,才能满足教学需求。2.当前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龙源期刊网(1)对形式的追求大于对内容的思考目前,我国的混合式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课程或者学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还处于建设阶段。从文献调研情况来看,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子教学资源、课程视频、作业题库、测试题库等的建设上,很多学校建设了自己的录播室、智能教室、在线教学平台等,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本保障。但另一方面,为了体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成效而将越来越多的电子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后,这些资源和手段相较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是否确实提升了教学效率、学习效果,是有待探讨的。同时,混合式教学是适合所有类型的课程,还是适合某些类型的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在不同的专业是否有差异;混合式教学是适合所有层面的学生,还是适合某些特定类型的学生,这些问题均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对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均有较高要求从表1总结的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均有较高要求。一方面,对教师而言,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教师除了完成传统式教学需要的各项工作之外,还需要完成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教学视频的拍摄与后期剪辑,在线教学平台的上传、更新与维护等工作。根据姜蔺等[7]的研究成果,工作环境的教改氛围、应用支持和激励措施,是影响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学校甚至更高层面对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并不是很多。因此,目前实施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工作主动性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由于混合式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面授环节进行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环节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对其自主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和监督,且在线作业评价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较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客观、严谨、讲求时效。因此,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上
本文标题: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19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