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前自学学科指导基本要求了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结合对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主要内容的掌握,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说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课内容要注意与第二课内容的整合。通史坐标知识梳理一、历史性的跨越1.“南方谈话”(1)背景: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②国内: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时间及地点:1992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3)内容: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4)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中共十四大(1)时间:年。(2)内容: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时间:1993年。(2)内容:①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②实现目标举措:必须坚持以为主体、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②会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2.中共十五大(1)时间:年。(2)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②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中共十五大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1997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3.中共十九大(1)时间:2017年10月。(2)内容:①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党和国家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成就1.经济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基础设施: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数都居世界第一。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名师点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例题]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A.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B.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C.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D.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解题指导]根据“‘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可以判断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计划经济逐渐被取代,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公有制的基础作用,不是强调是否有宏观调控,故D项错误。答案为A。随堂训练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国际局势的影响,党内不少同志认为许多改革是“私有制潜行”,对外开放是发展资本主义。对此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用理论创新给出了针对性的回答,其核心内容是()A.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提出判断姓“资”和姓“社”的标准C.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解析:A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判断姓“资”和姓“社”的标准,其核心是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分别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和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故C、D两项错误。2.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伴随着一次次思想解放。中国共产党内正式破除图中漫画所示观念的束缚始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解析:C中国共产党内正式破除“市场一定是资本主义的”观念束缚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正确。3.(2019·浙江绍兴期末)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某次重要会议通过《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通过这些决定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解析: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涉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A。中共十四大主要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故选择C。中共十五大主要是强调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的形式,故排除D。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搜集了大量过程性材料。下列兴趣小组的研究,认识正确的是()选项会议或讲话内容或影响A“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中共十四大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中共十五大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解析:A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A项正确;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开发,故B项错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共十五大,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D项错误。5.(2017·浙江11月学考)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解析:C注意题干要求“本质上体现了”。材料中“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等信息说明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市场的作用,A项错误;B项是在1984年10月后,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6·浙江4月学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问“历史背景”据材料一时间“1956年9月”及“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初步成果”据“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逐条概括。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解析:第(2)问据材料二出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经理人市场”“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可知材料二国有企业治理模式体现的是现代企业制度,其建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答案:(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2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