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高考总复习·地理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高考总复习·地理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生态问题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湿地保护等问题也成为近几年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试题多以世界或我国的热点区域图为载体,以简短的文字资料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的发展进行设问,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等。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出现,综合题所占分值较高。为应对2020年高考,应重点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构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思路模板;学会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关注新出现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联系教材知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解题方法]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常与该区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有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1.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2.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问题。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等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来判断生态问题。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应针对其成因展开分析。答题模板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答题模板问题成因必备术语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荒漠化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湿地萎缩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森林破坏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答题步骤]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成因与措施,有时考查其一,有时两方面综合考查。1.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原因自然原因地形类型、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提示:分析原因时不需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分析措施时,则必须由原因来分析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真题剖析][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泊周围沉积,二是冬春季节河流与湖泊水位低,泥沙出露。第(2)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列车运行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突破训练]2017年7月15日,“发展中国家沙漠化研究与治理国际培训班”在兰州开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的20余位学员在培训期间接受中国沙漠化治理经验与技术培训。据此完成1~3题。1.我国下列土地荒漠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红色荒漠化-青藏高原B.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C.次生盐渍化-南方低山丘陵D.土地沙漠化-东北平原B2.预防干旱地区流沙掩埋公路或铁路的有效措施包括()①建设以阻沙栅栏、平铺草方格沙障为主的阻固结合机械防沙体系②公路两侧建立绿色走廊③绿洲边缘丘间低地及沙丘上营造固沙林④绿洲外围前沿地带封沙育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A3.推进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合理的措施是()A.在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植树造林B.在绿洲区大规模放牧C.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发展旅游业D.大规模封沙育草C解析第1题,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应是冻融荒漠化。A错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类型为土地沙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土地荒漠化类型为红色荒漠化,东北平原土地荒漠化类型为水土流失,C、D错误;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土层较薄,且气候湿热,为石质荒漠化。B正确。第2题,固沙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即建设以阻沙栅栏、平铺草方格沙障为主的阻固结合机械防沙体系,或者公路两侧建立绿色走廊,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①②正确;仅仅在绿洲边缘加以保护是不够的,③④错误。故选A。第3题,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保护生态环境,可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发展旅游业,C正确;在干旱地区树木难以成活,因此不宜大力发展植树造林。A错误;绿洲地区不宜过度放牧和大规模封沙育草,B、D错误。故选C。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图。(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哪些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2)为实现生态更优美,分析修复长江生态环境需要采取哪些措施。(3)为实现经济更协调,分析长江上游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如何实现优势互补。(4)评价长江“黄金水道”在实现“交通更顺畅”中的重要价值。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从劳动力、产业基础、交通、政策、市场等方面分析。第(2)题,要把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第(3)题,主要联系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联系的有关知识回答。第(4)题,长江黄金水道主要体现在航运价值巨大,长江通航能力强,长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航运需求量大,众多支流也能通航,长江干支流航线能沟通内地和沿海,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运输量大,所以成为“黄金水道”。答案(1)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社会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等。(2)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与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整治长江航道,处理好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3)长三角为长江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长江上游地区为长三角提供能源、原料,吸引长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4)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长江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运输需求量大;众多支流也能通航,长江干支流航线能沟通内地和沿海。
本文标题:(优质课堂)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3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区域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4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