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课前自查夯基固本02课堂互动命题探究04课后检测知能提升03时政链接热点研练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重点内容]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构建体系】客观世界能动性历史性来源唯一标准目的相符合正确最基本人人平等条件和范围过程反复性开拓创新检验和发展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提纲挈领】理解2个概念实践、真理把握3个特点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牢记4个表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易错辨析】1.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矫正]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东西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且并不是总能成功的。2.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矫正]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是学习。3.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的中国珠算印证了认识工具是认识的重要来源。[矫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4.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矫正]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5.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矫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6.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矫正]着眼于全局有助于获得真理性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等于真理性认识。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矫正]认识具有上升性,对事物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8.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矫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但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9.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矫正]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不包含谬误。10.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矫正]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温馨提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认识的发生: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温馨提示]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即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1.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特点主要内容区别客观物质性①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③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特点主要内容区别能动性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联系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内容理论分析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内容理论分析认识误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把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名师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4)实践是获取认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但不是认识的唯一目的。(6)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学习、读书等,可以获得间接经验。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知识拓展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有两重性。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的作用,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其中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础,认识的反作用受实践的决定作用的制约。而坚持实践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坚持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避免盲目性,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也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客观实际是千差万别的,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考向1实践及其特点(2019·高考北京卷,T28)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A.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C.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D.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题干中“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说明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D正确;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A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错误;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可以创造出现实世界,C错误。[答案]D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1.“十三五”时期,我国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用认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①真理的获得必须以谬误的纠正为基础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③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④人的认识源自实践最终要转化为实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选B。“十三五”时期,我国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这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②当选;当前及今后较长时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将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说明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③当选;①错误,真理的获得必须以实践为基础;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考向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019·高考全国卷Ⅱ,T2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知识更新加快、社会分工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都为青年认识的变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③正确。青年要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 第六课 求索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5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