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第十单元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28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01自学——必备知识02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高效作业03追踪——命题动向知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余粮收集制国有化义务劳动制共产主义3.内容(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____________。(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普遍____________。4.特点:兼有“战时”和“____________”的特色。5.评价(1)积极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消极方面: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它不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知识点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1)农业:以__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在坚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______________。(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粮食税商品交换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核心论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知识点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2.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形成(1)优先发展__________,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组织集体农庄。重工业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核心论点:苏联农业集体化,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支持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了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4.评价(1)成就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为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________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④高度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反法西斯战争轻工业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苏联国力,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根源之一。【思维导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四个层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当时苏俄的物力、财力,对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涉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深化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构图解史】“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信息提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图示记忆】斯大林模式信息提取:斯大林模式是伴随着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而逐步形成的。它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漫画解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信息提取:漫画揭示出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失衡。重点一苏联(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的特点、影响“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租让制与租借制(1)租让制是指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苏维埃政权同外国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即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资本家订立合同,把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企业、矿山、森林区等租赁给这些资本家来经营。资本家则以合同的一方或租借者资格获取利润。实行租让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租借制是指苏联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之一,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把某些国有企业或林地等暂时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或个体劳动者经营。实行租借制的目的是减轻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甩掉国家的财政包袱。[对点训练]1.(2020·江苏三市期末)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解析:选A。据材料“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可知,列宁承认市场的作用,主张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体现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故选A项。2.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种,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了在国内革命战争以及抵抗帝国主义干涉中保卫革命成果而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由政府付给一定货币,实际上和无偿征收没有区别,以此来补充前线所需。[对点训练]2.(2020·湖南怀化一模)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1919年”可知,这是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征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选D项。“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实证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史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余伟民等《世界通史(第三编)》【解读】史料阐述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实施的临时经济政策。【思考】据史料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试答:【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实证2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及影响史料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解读】史料主要阐述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土地、粮食政策及其特点和影响。【思考】分析史料,找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中的体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新经济政策当时的影响。试答:【提示】体现: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实行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等等。影响: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从核心内容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5)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评价“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苏联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是苏联劳动农民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对点训练]1.1925年至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32.8%,而同时期的农业仅仅增长了5.1%。这一状况()A.使得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开始失调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C.反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表明新经济政策成效十分有限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农业仅仅增长了5.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状况导致斯大林时期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政策,故B项正确。2.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
本文标题:(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5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