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目标]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4.大气受热过程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7.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8.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讲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考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1.地球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________传播速度的变化。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_____波较慢_______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_____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不连续面名称波速变化①表示________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______②表示________面此面以下_______完全消失,________波速突然下降地震波横固体纵莫霍加快古登堡横波纵波(3)划分三个圈层:图中C为________,D为________,E为________(由外核和内核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是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4)岩石圈:由坚硬的____________组成,包括地壳和_________________。地壳地幔地核岩浆岩石上地幔顶部2.地球的外部圈层(1)A表示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氧。(2)B表示_____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____但不规则的圈层。(3)C表示__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的全部和_________的上部。大气圈水圈连续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地壳莫霍面古登堡面平均17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2900可能为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5150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6370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呈固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1.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概况,可简化总结成下表以便于记忆:2.地壳的结构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二层之间的界面为康拉德面。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要注意对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分。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及其中的悬浮物质,主要由氮、氧组成厚度2000~3000千米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按状态包括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按位置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环境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最活跃的圈层例题(2019·海南)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2)题。(1)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D.即将穿透地幔(2)该钻井深达8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AD[解析](1)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钻井深度约9千米,未穿透地壳,A项正确;B、C、D项错误。(2)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A、B、C项错误,D项正确。考点二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是具有确定_________、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存在形成:_______、液态和_______。(3)分类:______矿和________矿。化学成分气态固态金属非金属2.岩石(1)概念: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_______组成。(2)按成因分:①岩浆岩(火成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②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_______,常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③变质岩:如由花岗岩变质形成的_________,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_________,由砂岩变质形成的石英岩,以及由页岩变质形成的_________等。矿物化石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例题(2018·北京)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C[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考点三地壳的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______,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______和______之中。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______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______________。3.地壳物质在其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的同时,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在不断进行_________交换和_________转化。转化运动变化岩浆地壳物质循环物质能量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多种变式图以上变式图中,①代表冷却凝固作用,②代表外力作用,③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2.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一般有三个箭头指向。(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形成岩浆。(4)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例题(2018·江苏)“玉中之王”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到“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2)题。(1)和田玉属于()A.甲B.乙C.丙D.丁(2)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b1+b2)→aB.(e1+e2)→dC.e1D.e2DC[解析](1)图中风化物是确定物质名称的突破点,可先确定戊为沉积岩,进而确定其他物质类型分别为甲侵入岩、乙喷出岩、丙岩浆、丁变质岩。(2)和田玉为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因此为变质岩。和田玉是由白云岩(沉积岩)变质形成,因此其地质过程为e1。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1)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判读方法(地质作用:侵蚀、沉积、褶皱、断裂、升降运动等)地壳稳定:各岩层整合接触。地壳活跃:①岩层弯曲或错位(水平运动);②岩层缺失(升降运动)。※具体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首先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岩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等等。①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②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下图所示。③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下图所示。④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下图所示。注:若图中同时有褶皱和断层,一般情况为由于褶皱而导致断层,即先发生褶皱,再发生断层。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下图所示。(2)岩层新老关系判读方法①沉积规律(下老上新原则):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②破坏与被破坏的原则:岩浆岩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③覆盖与被覆盖的原则: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④若为褶皱,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⑤海底岩层:距大洋中脊(海岭)越近,岩层越新距海沟越近,岩层越老;⑥根据化石:生物越简单形成时间越早,越复杂形成时间越新。考点集训(六)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物质组成及物质循环一、选择题2018年1月1日,印尼巴厘岛火山和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在新年伊始同时喷发。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对应的是②圈层。B2.火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解析]火山景观的形成,先是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口,后火山口积水形成湖,其形成把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所以C正确。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从地面到莫霍面的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示意图(单位:千米),甲为省会城市。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西浅东深B.西深东浅C.中间深、东西浅D.中间高、南北低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西部数值大,东部数值小,从西往东莫霍面等深线越来越小,也就是西深东浅,说明由西往东莫霍面的深度越来越浅,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从西往东地壳越来越薄,地势越来越低。所以B对,A、C、D错。故选B。4.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A.谷地的分布B.河流流向C.高原的分布D.山地的延伸[解析]依据图示可知,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低值凸出,依据等值线图的判读原则“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说明34°N纬线处等深线的数值较南北两侧要高,可判断此处莫霍面较深,可能原因为此处是山地,地壳厚度较厚,莫霍面较深入,故D正确;河流处和谷地,莫霍面应较浅,等深线数值应较小,故A、B错;若是高原,等深线应比较稀疏,而图示等深线比较密集,且弯曲度大,故判断为山地,故C错。D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下左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地球的圈层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