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有效突破“炼字”“炼句”[技巧点拨]一、炼字。确定关键字(词)。确定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因为有的题在题干中已明确了关键词在某联(句)中;从词性上看,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包括色彩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强化语境意识,探究诗中义。要将“字(词)”放在诗句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该字(词)涉及哪个(哪些)意象。②该字(词)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③该字(词)是否有多重含义。多角度全面分析。①从“描物”的角度分析,看该字(词)在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②从“造境”的角度分析,看该字(词)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③从“写人”的角度分析,看该字(词)在凸显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④从“抒情”的角度分析,看该字(词)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二、炼句。内容、主旨、情感角度。这是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是赏析句子首先要考虑的。语言特点角度。句子倒装,有错位美;句子对仗,有整饬美;句子互文,有开合美;句子长于炼字,有凝练美。表达技巧角度。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果句子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果句子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句子位置角度。句子在诗歌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手法都有所不同。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典例剖析](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解题流程】首先,要明确观点,肯定哪一个更好,可说“弱”“昏”好,也可说“健”“明”好。其次,阐述原因。可从含义、手法、效果作用入手分析。注意事物特征、语境氛围、思想情感等分析角度。“臂弱”“眼昏”表明作者已年老体衰,结合“嫌弓力软”“识阵云高”强调即便年老体衰,也还能冲锋陷阵,表达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身体强健,还可为国冲锋陷阵,表现作者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答案】示例一:“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和爱国情感。示例二:“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自己依然身体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诗意】三十年前我就学习六韬武略,在战场上赢得当代俊杰的美名。曾经为了保家卫国身披金甲,如今也不因家贫而卖掉自己的宝刀。我虽然年老,但臂膀仍然强健,还嫌角弓太软;眼睛依旧明亮,能够看清战场全景。昨夜在庭院里感觉到了秋风萧瑟,十分愧对绣着花纹的旧日战袍。[巩固提升]一、(2019·湘东六校1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暮雨送别诗。首联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也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二字。B.首联对仗,“微雨”对“暮钟”,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清沉重氛围。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为邈远。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答案】D(D项,“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说法错误,尾联为“直抒胸臆”,如“情无限”“沾襟”是直接表达离愁别绪。)★2.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答案】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重”“迟”二字化动为静,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表现出离别之时心情沉重、依依不舍。②寓情于景,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帆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写照,渲染出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出诗人沉重的心境。③“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也为诗歌增添音韵美。【解析】诗歌的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意思是“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作者借这景物描写来表现离别之时心情的沉重与不舍。同时,作者还用“漠漠”“冥冥”这两个叠词来渲染昏暗沉重的氛围,烘托自己沉重的心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节选)范成大饭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注]果何心。【注】大块:大自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三句承接首句再次发问,表达出卖菜老翁也想坐在温暖的屋里和亲友围炉畅叙的心情。B.通过“忍寒”“忍饥”的比较,说明在卖菜老翁看来,寒冷已经算不了什么,饥饿才真正难熬。C.“啼号升斗抵千金”一句,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在卖菜老翁看来,升斗的粮食比千金还难得。D.诗的第六句,将卖菜老翁的叫卖声和受冻的雀儿、挨饿的乌鸦的叫声类比,描绘出卖菜老翁叫卖声的凄厉。【答案】C(C项,诗句中不含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千金还难得”理解错误。“抵”是相抵之意,应是“和千金一样难得”。)★2.请赏析这首诗第二句中“敢”“惯”的精妙之处。【答案】“敢”有“哪敢、岂敢”的意思,道出了卖菜老翁的无可奈何,他为生活所迫,不敢偷闲。“惯”,即习惯。卖菜老翁已经习惯了劳碌奔波,即使天寒地冻也不得不如此,凸显了他饱经风霜的形象。【诗意】卖菜老翁携带箩筐去卖菜,不敢有一丝偷闲。小腿埋于雪中,忍受着寒冷。难道他不想在温暖的屋里和亲友畅叙吗?寒冷尚且可以忍耐,只是饥饿实在难熬。苦苦地叫卖,为的是多卖出一些鱼菜。一升一斗的粮食在他看来,就和千金一样难得。卖菜老翁的叫卖声和受冻的雀儿、挨饿的乌鸦的叫声一样凄厉。生活竟然使人劳苦到如此地步,悠悠苍天啊,你到底安着什么心呢?三、(2019·日照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武均州: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痴心妄想永占中原的计谋,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答案】D(D项,“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分析有误。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案】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朝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解析】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朝先帝陵墓的使者通往洛阳的驿道上梨花处处盛开的景象。使用的手法是想象,同时借“驿路梨花处处开”之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四、(2019·保定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春宿左省①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②。明朝有封事③,数问夜如何。【注】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757年,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②金钥:金锁。玉珂:马铃。③封事:密封的奏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星光流泻,皓月当空,宫殿巍峨清丽。阔大之景中寓含帝居高远之意。B.颈联写诗人值宿不寝,听到了开金钥的声音及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声。C.“数问”二字,形象地写出一个略带不安、牵挂封事的忠勤为国的形象。D.本诗叙述既有层次又有变化,自傍晚至第二天早朝,以时间为序,构思严谨。【答案】B(B项,“听到了开金钥的声音及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声”错误。“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描写的是夜中值宿时的情况。译为“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2.诗的首联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很有讲究。请简要赏析。【答案】①描写了宁静幽美的宫廷夜景图:在傍晚越来越暗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②紧扣诗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时的所见所闻,和“宿”相关联。两句虽无一字点题,可又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③视听结合(或动静结合)。花朵隐约,栖鸟啾啾,描写自然真切。④情景交融。首联描写了宁静幽美的宫廷夜景,景中含情,流露出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之情。【解析】“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首先,它写了眼前景,情景交融,在傍晚越来越暗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结合注释内容“唐军收复了被安史叛军所控制的长安。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分析,可知作者收复京师、官复原职的喜悦。其次,它还点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与“宿”相关联,两句字字点题,一丝不漏。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难点突破篇 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 1.5.3 有效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6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