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二考前知能回扣回扣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一、高中物理的重要物理学史1.力学部分(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8)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2.电磁学部分(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3)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4)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5)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7)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8)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9)汤姆孙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0)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1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但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科学家是纽曼和韦伯.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后,于1845年和1846年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2)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二、高中物理的重要思想方法1.理想模型法:为了便于进行物理研究或物理教学而建立的一种抽象的理想客体或理想物理过程,突出了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了事物的次要因素.理想模型可分为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等)、条件模型(如光滑表面、轻杆、轻绳、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和过程模型(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抛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恒定电流等).2.极限思维法:就是人们把所研究的问题外推到极端情况(或理想状态),通过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用极限思维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通常是将参量的一般变化,推到极限值,即无限大、零值、临界值和特定值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公式v=ΔxΔt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3.理想实验法:也叫作实验推理法,就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就叫作理想实验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等.4.微元法:微元法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整体事物目的的方法.它在解决物理学问题时很常用,思想就是“化整为零”,先分析“微元”,再通过“微元”分析整体.5.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特点是:A=BC,但A与B、C均无关.如a=ΔvΔt、E=Fq、C=QU、I=qt、R=UI、B=FIL、ρ=mV等.6.放大法:在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把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按照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放大法,常见的方式有机械放大、电放大、光放大.7.控制变量法: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比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就用了控制变量法.8.等效替代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等.9.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如研究电场力做功时,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B.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C.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答案:D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荷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①微小量放大法②极限法③控制变量法④逐差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3.下面有关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物体下落时间太短,不易测量,因此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然后再把得出的结论合理外推B.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由a=ΔvΔt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又叫作速度的变化率,其值由比值ΔvΔt决定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C4.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电荷量e的数值B.麦克斯韦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他第一个采用了画电场线的方法描述电场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人类从此步入文明的电气化时代答案:D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它适用于宏观和微观世界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答案:ACD6.(多选)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并由此而引入了“场”的概念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了“微元法”也就是微积分的基本原理,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了很多的小段,每一小段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的方法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变压器就是以这一现象作为其工作原理的D.库仑在发现了库仑定律之后,进一步得出了电场强度E=Fq以及磁感应强度B=FIL定义式,从而总结出了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答案:BC7.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答案:A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应试高分策略 专题二 考前知能回扣 2.2.1 物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7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