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强化提能作业3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
第1页强化提能作业3大气的运动规律第2页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中期末)2018年1月27日,郑州大雪,雪后寒风凛冽,贾先生于大雪后外出办事随手拍摄到下列两幅照片。据此完成1~2题。第3页1.左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A.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B.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快C.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D.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A解析:左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桥面下层与大地隔离,桥体热量散失多,温度低,大雪后积冰不易融化,A项正确。路面下层与大地相连热量散失慢,温度较高,积雪融化,B项错误;同一地区,桥面吸收大气逆辐射、路面吸收大气逆辐射相同,C、D项错误。第4页2.右图照片显示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较小且薄,东面、南面积雪面积较大,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A.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长B.太阳照射西、北面时太阳辐射强C.西、北面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D.太阳照射东、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小C第5页解析:雪后寒风凛冽,屋顶西面、北面积雪面积小且薄的原因是西、北面位于冬季风的迎风一侧,受冬季风吹拂,雪不易存留,C项正确;我国北方房屋,太阳照射西、北面的时间短,A项错误;受屋顶坡度影响,太阳照射北面时太阳辐射弱,B项错误;受屋顶坡度影响,太阳照射南面时太阳高度角大,D项错误。第6页(2019·福建省南平市毕业班月考)某气象组织通过对台湾海峡西岸11个风塔的近三年观测,发现北部沿海地区海陆风的日数明显少于南部沿海地区,且8月份海陆风日数较多。据此完成3~5题。3.影响台湾海峡西岸海陆风日数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城市规模C.地形特征D.植被状况A第7页解析:台湾海峡西岸南北差异主要体现在纬度的差异,南部纬度低,出现海陆风的日数多于北部,A项正确;海陆风与城市规模无关,B项错误;台湾海峡西岸南北地形特征和植被状况相差不大,C、D项错误。第8页4.台湾海峡西岸8月份海陆风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台风较多B.副高控制时间长C.气温最高D.夏季风盛行B解析:海陆风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的,与台风和夏季风无关,A、D项错误;8月份不是气温最高月,C项错误;当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控制华南大部分区域,且地面没有明显主导系统时,海峡西岸更容易出现海陆风,由于副高加强能够导致海陆热力温差加大,从而导致海陆风更易出现,所以台湾海峡西岸8月份海陆风日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副高控制时间长,B项正确。第9页5.一日之内,吹海风的某时段会抑制沿海城市的大气污染扩散,该时段可能是()A.0时前后B.6时前后C.10时前后D.14时前后C第10页解析:白天,地表受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陆地上的气温显著地比附近海洋上的气温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会抑制沿海城市的大气污染扩散,而陆地温度较高时地面热空气的上升会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14时前后对流旺盛有利于大气扩散,D项错误;0时和6时前后为陆风有利于大气污染扩散,A、B项错误;10时前后海风增强,对流不旺盛,因此会抑制沿海城市的大气污染扩散,C项正确。第11页(2019·四川省宜宾市高三调研)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第12页6.导致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C解析:据图可知,S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题干知,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即向低值方向弯曲,说明其数值比同纬度地区大,主要是由于该半岛西部为山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致,因此主导因素是地形。第13页7.与同纬度相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主要原因是()A.受暖流影响,冬季降水多B.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高C.距海洋较近,冬季降水多D.距海洋较近,冬季气温高B解析:据图可知,该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部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冬季气温较高,因此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第14页(2019·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第15页8.上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的主要成因是()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堆积效应,气流下沉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副高被切断,残留而成C解析:图中甲处大气活动中心位于大陆上,是高压中心,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冷气流下沉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A、B两项错误,C项正确;图示北半球是冬季,是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D项错误。第16页9.上图中()①乙锋面为暖锋②丙锋面过境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③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④丙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D第17页解析:上图中乙锋面位于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①项错误;丙锋面是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②项错误;乙锋面降水集中在锋后,③项正确;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运动,图中丙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④项正确,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第18页(2019·广东省高三六校三联)冰川是西北干旱地区河流补给的重要来源,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内陆冰川面积有明显变化并对流域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读下图完成10~11题。第19页10.关于1989~2013年间祁连山区苏干湖流域冰川面积—气温、降水变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期间冰川面积呈持续缩减的趋势B.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7~8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呈明显的正相关C.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呈明显的正相关D.冰川覆盖区气温变化是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D第20页解析:读图可知,1989~2013年间冰川面积总体呈波状减少,而不是持续缩减,A项错误。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7~8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部分时段为正相关,部分时段为负相关,B项错误。冰川面积与冰川覆盖区降水量变化趋势无明显相关性,C项错误。7~8月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冰川面积总体为缩减趋势,是由于气温升高,融化量增大,导致面积缩减,所以冰川覆盖区气温变化是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D项正确。第21页11.苏干湖水源主要来自附近山区的冰川融水和雨水,有资料表明1989~2000年间的苏干湖面积由86km2增加到105km2。导致湖泊面积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温较低,蒸发较弱,降水量多于蒸发量B.气温快速回升,冰川融化加速,融水补给增加C.流域内降水增加D.冰川融水增加和降水的增多双因子的叠加B解析:苏干湖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雨水,该时间段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A项错误。气温升高,冰川融化,融水补给增加,冰川面积减少,B项正确。流域内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C、D项错误。第22页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安徽省皖西名校高三模拟)(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因好吃又兼营养保健功能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现已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生长环境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例如,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低温,但极端天气下,当地气温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蓝莓植株高度有的品种达1.5米左右,有第23页的品种仅0.3~0.8米。下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第24页(1)据图比较山谷和山顶冬、夏季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8分)(2)说明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原因。(6分)(3)分析在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4分)(4)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4分)第25页答案:(1)冬季: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夏季: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2)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山谷和洼地有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3)冬季(尤其是夜晚),太阳辐射减弱(夜晚没有),(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冷空气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在此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第26页(4)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蓝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人工堆雪覆盖;冬季时堆雪(积雪)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土壤积雪(堆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第27页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第(2)题,大兴安岭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主要从水分、热量、土壤角度分析。第(3)题,从山谷风的角度分析。第(4)题,从雪的保温作用回答。第28页13.(2018·全国卷Ⅲ)(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第29页(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第30页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第31页解析:(1)本题考查天气系统。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有一高压系统和一低压系统;位置关系即两者的相对方位。(2)本题考查天气系统。T时刻锋面数量是两个。T时刻前,西北部冷高压中心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东南方向运动,形成了一个新的冷锋。图中锋面成因应根据锋面所处位置说明;锋面位于低压槽,其成因与锋面气旋相关,高压前端锋面应是冷空气驱动而成。(3)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天气。读图可知,P点将有暖锋过境,然后受暖空气控制,接着冷锋过境,又受冷空气控制,分别描述暖锋过境时,暖空气控制时,冷锋过境时,冷空气控制时的天气特征。天气特征从气温、降水、风力等角第32页度回答。(4)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活跃说明区域温差增大。春季是气温回升的季节,但中低纬回升快,高纬回升慢。南北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大气运动快,天气多变。第33页
本文标题:(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强化提能作业3 大气的运动规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28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