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考情速递概览年份考点及题型分值2017少康复国(选择);商鞅变法(选择);秦朝统一货币(选择);科举制的影响(材料分析);唐朝海上丝绸之路(材料分析)16分2016西周分封制(选择);张骞通西域(选择);江南地区的开发(选择);元朝的统治(选择);清朝的“重本抑末”“闭关锁国”政策(选择);宋代商业的繁荣(材料分析)15分2015少康复国(选择);丝绸之路(选择);孝文帝改革(选择);戚继光抗倭(选择)8分2014《齐民要术》(选择);秦灭六国(选择);汉代丝绸之路(材料分析);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材料分析)20分2013北魏孝文帝改革(选择);汉武帝的大一统(材料分析);开元盛世(材料分析);康熙收复台湾(材料分析)18分知识网络导航知识经纬整合一、中国历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战国萌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朝创立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皇帝派官员管理西汉巩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隋唐完善创立完善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北宋加强宋太祖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关联拓展►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西藏(1)元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2)清朝时,确立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2.新疆(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台湾(1)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2)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4)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5)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离,这也是今天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与调整战国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度,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开发岭南,修灵渠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唐太宗时减轻赋税劳役,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宋朝引进占城稻,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下令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典型例题运用【例1】[2017·泰安中考]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D.强化大一统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汉武帝采取的两项措施——“推恩令”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思想大一统从而进一步巩固政治大一统。由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答案►D【例2】[2017·滨州中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剑桥中国秦汉史》(1)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还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材料二中国古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市亩)(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2)上表中宋代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期,商业高度繁荣,纸币出现,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材料三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另外两项“世界的奇观”。材料四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4)“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第(1)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是正确认识秦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此基础上回答第二问,即巩固统一的措施。第(2)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可结合两宋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二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情况。第(3)题和第(4)题都属于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可依据问题直接回答。答案►(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如仅答实现统一给1分)废分封,立郡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建立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答出至少三项)(2)劳动力大量增加,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占城稻的引进与扩大种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交子。(3)长城(秦长城、明长城),都江堰,大运河。(答出两项即可)(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朝代产量(市斤)两汉140唐154宋185深化拓展►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既要看到他的功劳,也要看到他的过失。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长城和灵渠,抵御外来侵略,这些都是他的功劳;但是他实行暴政,严刑酷法,徭役沉重,“焚书坑儒”等,这些都是他的过失。1.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B)押题预测序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禁胡语、胡服2改鲜卑姓为汉姓3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通过表中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2.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上表可知(B)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由西汉至唐代再至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数不断增加,联系所学可知,北方人口的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B。
本文标题:(潍坊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1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