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第十四单元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第六部分现代世界:20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演变]第3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01自主学习必备知识02互动探究热考重点04精练习题高效作业03命题研析高考动向知识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②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A.欧洲列强间的基本矛盾:A.法德矛盾:_________带来的耻辱,使法国一心想要报仇雪恨;而德国,想方设法压制法国。b.俄奥矛盾:集中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c.英德矛盾:德国要求在殖民地问题上获得更大的权益,向英国发起挑战。普法战争B.三国同盟:德、意、奥,1882年最终形成。C.三国协约:英、法、俄,1907年最终形成。③导火线:1914年6月的_____________。(2)进程①1914年:战争爆发,战争的重心在西线,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没有得逞,被迫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②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但德军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没有达到。③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发动了___________、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战争向不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④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⑤1918年:苏俄退出了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战争最终结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3)结果: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4)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5)影响:西欧相对衰落,美日崛起;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_________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革命与独立浪潮。十月革命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①背景A.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集团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②巴黎和会A.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___________》。B.协约国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③华盛顿会议:1921年,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__________》《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④影响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和亚太地区的矛盾,是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变化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包含着种种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决定了该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2)国际联盟的建立①提出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了建立_________的计划。②通过盟约: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③正式成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国联会址设在日内瓦。国际联盟(3)火山上的短暂稳定①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A.法国积极寻求安全保障,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B.《洛迦诺公约》:1925年,《___________》的签订,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的局势。该条约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②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A.军备竞赛: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洛迦诺公约B.裁军问题A.国联裁军:1925年,行政院成立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最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b.多边裁军:1927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在日内瓦召开,出席会议的只有英、美、日三国,一项协议也没有达成。c.裁军的实质: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的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扩军备战的活动。③《非战公约》:1928年,《_________》的签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非战公约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的策源地,对外侵略扩张。(3)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利,未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4)英、法、美等大国推行_________,企图避免战争,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5)苏联在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后,为中立自保,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绥靖政策2.过程(1)爆发:①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②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③德国闪击北欧、西欧,英法联军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占领法国,法国成立维希政权。④不列颠之战: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武力入侵英国,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2)扩大:①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②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加强。(3)转折:1942~1943年,_______________、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4)胜利:①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②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③攻克柏林: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④日本投降:1945年8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3.意义(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结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4.反思(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各国必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挑战,才能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图解历史】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信息提取: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其形成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思维导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易错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1)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2)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3)俄国国内爆发二月革命,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美国提供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4)如果协约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知识拓展】国际联盟不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原因(1)国联盟约规定的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战争的可能性。(2)国联的许多裁军计划也成了空谈。(3)在英法控制下,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深化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隐患(1)它是一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这个体系的建立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在“和平”体系下,掩盖着许多矛盾、隐患,为后来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知识拓展】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没能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1)日本方面,一战中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在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中得以承认。(2)英法方面,与日本缔结秘密协定,支持日本。(3)美国方面,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但是没有坚定支持中国。(4)中国方面,由于国力较弱,代表发言未被重视,这体现了“弱国无外交”。【教材补遗】1.法西斯专政的含义: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公开独裁统治、对外疯狂侵略的资产阶级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德先后于1922年、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也于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化。西班牙、匈牙利等国也推行过法西斯主义。其实质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专制和恐怖统治。2.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国为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德、意、日法西斯采取的一种妥协退让、纵容侵略的政策,但没有达到息事宁人、避战求和的目的。【微点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特点(1)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盟。(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3)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知识拓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当时世界上还有中国等一些国家在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所以战争又具有反法西斯性质。(2)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总体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美、法力量变化比较表类别英德美法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8.11.9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42189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2314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14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一战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史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依偎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史料三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英、法、德、美在工业增长、工业产量及所占殖民地面积等方面存在差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史料二充分暴露了德意志的侵略野心:夺取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世界帝国。(3)史料三体现了一战的规模大,影响巨大,也体现了一战是两大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问题思考】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法、德、美参战的主要目的。试答:【提示】①德国: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实现世界霸权。②法国:收复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③英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④美国:为了捞取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史论归纳】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对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实质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加上德国积极争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矛盾更加激烈。(2)英德矛盾: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和欧洲大陆上德国过分强大,加上殖民地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使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奥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重点二凡尔赛体系史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借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3讲 20世纪的两次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7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