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二部分近代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单元综合提升01热考主题纵横热点02史学争鸣拓展视野03单元质量检测(六)主题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社会转型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1.从政治折射点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2.从经济折射点看:列强主要以武力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从社会生活折射点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在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4.从思想折射点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同时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拓展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显起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议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材料二西方列强对我国进口税规定了“值百抽五”的统一低税率,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物价上涨,“值百抽五”的税率虽经四度修订,但实际税率仍未达到3%,即使在1901年《辛丑条约》对税则进行修订后的最初几年里,也从未超过4%。同时,极低的子口半税(注:也称为子口税,是近代中国对洋商征收的一种内地关税)也是我国低关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条约》中的子口税制度规定,外国商品除了在输入中国时享受不变的低关税特权以外,从1858年起,还可以缴纳2.5%的子口税后,随意输往中国各地,不再负担任何征课。——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思路点拨】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并迁移所学知识,紧扣经济危机、工业革命影响、经济贸易政策、经济理论等分析;第二小问意义,注意题目要求从“对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自由贸易原则对世界经济发展、对世界工业化的影响等角度说明。【尝试作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低关税对中外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路点拨】紧扣“低关税”,注意要从对中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从不利和有利方面分析说明。【尝试作答】答案:(1)原因:19世纪初的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化增强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拓展经济和发展外部市场的需要;重商主义的关税保护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经济理论的推动。意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加速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主题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2.表现(1)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2)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3)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拓展训练]2.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幅漫画作者意图的是()A.中西结合B.“中体西用”C.科技救国D.内外兼治解析:选B。漫画形式上体现中西结合,但是没有准确表达作者意图,故A项错误;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统治,即“中体西用”,故B项正确;漫画的主旨不是科技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漫画不能体现内外兼治,故D项错误。主题三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内部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缓慢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中国工业化一开始时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发挥了推动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拓展训练]3.(2018·高考全国卷Ⅱ·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思路点拨】审题:首先弄清楚现代化的含义。在本题中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它需要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管理等,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经济体制都对它有重大影响。提炼观点: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均为启示。例如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启示1:核心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启示2: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启示3:科学化的管理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启示4: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论证:注意史论结合,运用的史实在“中国近现代史”范围内。【尝试作答】答案:示例一启示: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端,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和近代学堂,并派留学生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但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主要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导致中国工业畸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科技极为重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总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心科技是工业现代化腾飞的关键。示例二启示:资金、技术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说明: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开端,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和近代学堂,并派留学生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但资金不足,核心科技受制于洋人,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其资金不足、技术依赖洋人,形成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资金、技术极为重视,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总之,只有解决了资金、技术问题,工业现代化才能腾飞。示例三启示:科学化的管理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说明: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管理,如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步僵化,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总之,科学化的管理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示例四启示:体制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说明: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决策,如张之洞官办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改革体制,招商股银、官商合办、开办煤矿、改装设备,获得成功。1978年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总之,体制创新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坚持体制创新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提取信息说明型题目解题方法1.解题步骤(1)总体步骤: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两个“W”:第一个“W——what”,提炼信息是什么(观点)。观点不是显现的,需要结合试题的文字、图片、表格等隐含的信息,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可,不必贪多求全。第二个“W——why”,说明为什么(论证),说明和解释你所提炼的观点,要求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据准确,史论结合,至少选用两个史实,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2)分类思路:一般分为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究题两大类①历史阐释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A.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b.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②历史探究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A.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b.我的观点“若何”(怎么样);c.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2.答案结构其答案结构形式因题而异,总体看其答案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史)+会怎样(论)。(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观点一定是客观的、理性的。(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或“怎么做”,即对该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提升课件 人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