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历史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阶段优化提升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01热考主题纵横热点02史学争鸣拓展视野03阶段质量检测(五)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一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等。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等等。(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等。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2018·高考全国卷Ⅰ·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路点拨】首先要审清题目中是“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变化根据材料一从内容和推行的机构方面进行分析;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和第一小问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是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内的政治局面及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尝试作答】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思路点拨】根据所学知识从对国家的地方治理、经济建设和民主化建设方面分析。【尝试作答】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递进类材料解析题一般解答思路(1)解答要紧扣主题,注意递进类材料解析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的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间接或直接的答案。(2)解答时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二明清进步思想的出现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思想特点1.从政治上看: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虽然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并未产生新的社会力量,也未引起社会的转型。2.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型。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3.从思想上看:明清时期以李贽、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矛头直指理学,反传统、反教条,批判封建专制,主张学以致用、“工商皆本”,是带有一定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是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12分开放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12分)(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思路点拨】材料列举了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名人的活动或主张,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必然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联系表格中任意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进行辩证地分析即可;同时也可以以具体某一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为代表,分析儒家思想所形成的心怀天下的情怀,在明清时期尤其明显,彰显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观点可归纳为: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然后以春秋战国变革时期和明清之际以及清末近代之际的知识分子为代表进行论述即可。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尝试作答】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答案:示例一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8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奔走呼吁,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19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主题三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项目中国西方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0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项目中国西方思想文化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思想,推动科技发展对外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1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拓展训练——对接48分选择题]3.《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2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政府对手工业技术的轻视,这说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生产方式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选A项。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3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一、军机处与君主专制【史界观点】观点一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教材观点认为雍正设立军机处,是将军机处和专制皇权等同起来,认为军机处设立以后,皇权得到了空前加强,皇帝的独裁统治因而得以长期维持。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4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观点二军机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军机处作为一个正规的决策和协理机构出现,它就必然逐渐形成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制度,这就或多或少地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军机处设立以后,入值军机处的大学士对朝廷决策影响力有所扩大,这就有可能给专制皇权制造出新的异己力量。(高翔《略论清朝中央权力分配体制》)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5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思考感悟]我们应把军机处的出现纳入更深远的历史背景下去研究。雍正年间,军机处建立,使清朝皇帝彻底摆脱了阁臣执奏、六科(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封驳对皇权的牵制,皇帝意志通过秘密渠道得以贯彻,从这一点上看,军机处设立的深层次原因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需要。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6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二、史学界对明朝后期社会转型的研究【史界观点】观点一明朝后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尚未达到推动社会转型的程度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引用法国一位学者的话说,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但是,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赵津《从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看技术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李约瑟之谜再探》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27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观点二中国古代社会能不能向近代社会转变的争论“明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就是我国的古代社会究竟是向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阶段优化提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2979 .html